•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一高校明确:学硕,全部读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2 19:01:1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f91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今年,高校纷纷对学术型硕士(即学硕)招生做出调整。多所高校数个专业陆续按下停止键。比如,厦门大学医学院发布公告称,自2026年起暂停招收中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自2026年起,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除了统招中学硕的招生在减少外,研究生推免环节的学硕名额也变得十分“紧俏”。清华大学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目录,与2025年对比可以发现,多个

    今年,高校纷纷对学术型硕士(即学硕)招生做出调整。

    多所高校数个专业陆续按下停止键。比如,厦门大学医学院发布公告称,自2026年起暂停招收中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自2026年起,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除了统招中学硕的招生在减少外,研究生推免环节的学硕名额也变得十分“紧俏”。清华大学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目录,与2025年对比可以发现,多个专业的学硕确认停招,其中理工科类专业涉及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对学硕培养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关于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报名的通知》,明确提到:“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全部纳入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培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学硕,直博化!

    当前,我国将学术型硕士定位为一种具有独立就业导向的学位,而非博士预备阶段。

    以2023年为例,我国共招收博士生约13.5万人。其中,硕博连读占比约35%(部分“双一流”高校可达50%),本科直博占比约12.5%,普通招考(硕士毕业后考博)占比约52.5%。可见,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已成为重要路径,尤其头部高校更倾向于贯通式培养。

    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刘爱生提出:在新形势下,政府应在政策层面重构学术型硕士的定位,明确将学硕定位为“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而非具有独立就业导向的学位。

    这说明,学硕的培养目标应倾向于培养“科研预备军”,走上硕博贯通的道路。

    最近,不少高校宣布扩大直博或硕博连读招生比例。

    以武汉大学为例,2025年,武汉大学扩大接收直博生规模,接收数相比2024年增幅超过50%。同样,复旦大学强基计划学生转2025级拟录取研究生的直博生为64人,占比50%;而在2026级拟录取名单中,直博生的人数大幅提升,高达104人,占比上升至64.6%。


    图源:武汉大学

    在这背后,其实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分层”——学术型人才“直博化”,应用型人才“专硕化”。

    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深入打造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链条”。

    这一分类培养链条表现为: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研究训练是培养链条的灵魂,强调学术创新潜力的提升;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链条的逻辑起点是特定领域知识,目的是解决行业产业实践问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源:廖湘阳《研究生分类培养链条构建及其融通创新的逻辑与策略》

    当两条培养路径向外分散、延伸和深入,发展至今,学硕的培养路径逐渐向博士阶段转移,直博/硕博连读的学生或将成为学术人才的主要来源。

    贯通培养,大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在推动实施贯通培养(最典型的是本博贯通),加入这一教育创新实践行列。

    今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在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西、广东7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并实施贯通培养模式。2025年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

    在北京高校中,同样采取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的,还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试点班、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纳米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空天信息卓越班、激光智能制造卓越班,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菁英班、工科菁英班等。

    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增设“卓越班”,分别为“空天信息卓越班”“激光智能制造卓越班”两个方向。

    学生在大二时可任选全校专业,并在院士团队导师指导下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大三起进行本博转段学习,前3年完成本科学业,后4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7年可取得博士学位。

    2025年,北京建筑大学新设立"建筑菁英班”和“工科菁英班"两个本博贯通培养班,计划招生45人。

    “建筑菁英班”采用“4+5”培养模式,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在建筑学院所属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中任选专业。“工科菁英班”采用“3+5”培养模式,即前3年为本科生培养阶段,后5年为博士生培养阶段,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在智科学院、测绘学院、机电学院、土木学院、环能学院专业中任选专业。

    “本博贯通”教育模式的优势之一,是保证科研的连续性和专一性。它有助于让更多有科研潜质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和研究上,减少了应对人生“十字路口”(本科毕业和硕士毕业分界点)的焦虑。

    未来,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个性化探索,还将不断尝试和进步。

    你支持高等教育领域

    本博贯通/硕博贯通的培育模式吗?

    评论区见

    来源:软科、北京日报、现代教育报、各高校官微等

    转载自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常畅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91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