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首都之窗 李磊/摄
“去年9月13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颁发了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帮助我们加速打通了技术产品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在7月17日举行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海淀专场发布会上,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刻智能”)创始人、CEO陈震作为民营科技企业代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海淀有呼必应的响应速度和务实的办事风格,极大增强了企业扎根海淀、做优做强的信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首都之窗 李磊/摄
“去年7月,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花园路街道市场监管所在走访企业时,享刻智能表达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投放的需求。”陈震介绍说,接着,区市场监管局到企业开展调研,快速受理审批。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颁发,标志着智能机器人正式获准进入餐饮市场,餐饮业人工智能的应用进程加速。
海淀区建立了区领导、服务部门与重点企业对接的常态化机制,实实在在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2024年9月,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处在走访中,了解到享刻智能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疑问后,当天就安排人员手把手指导填报申请信息,特别是对项目积分规则的解读,给予了专业意见。2024年底,享刻智能顺利成为具身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后续享受政策扶持和申请项目提供了资质保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企业供图
陈震表示,自2014年在海淀第一次创业以来,深刻地感受到海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近年来,海淀区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发布全国首个具身智能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大幅降低了科技型初创企业的研发门槛和成本,犹如及时雨赋能企业发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企业供图
享刻智能成立于2023年初,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4轮次累计规模近亿元融资,今年开始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在海外的规模化量产及千台级销售订单,计划未来三年选择合适的机会进入公开资本市场。“享刻智能对海淀区这片创新沃土充满信心,未来将继续深耕于此,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陈震说。
记者:倪恒虎
编辑:关镓萍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