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黄承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7 18:01:52   浏览次数:2  发布人:898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思考 黄承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本质是通过提升组织力,实现治理效能转化,最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好以下路径。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思考

    黄承伟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本质是通过提升组织力,实现治理效能转化,最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好以下路径。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 这些年,我去过很多村,发现凡是发展得好的,都有一个好支部、好书记。 明年乡镇、村将集中换届,要早做谋划、采取措施,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 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 ”2022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把村级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等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这一轮全国村‘两委’集中换届已经全部完成,要全面培训提高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不断优化带头人队伍,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锻炼成长,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上述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关键和主要途径,对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各环节

    一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尤其是县级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县乡纪委监督责任,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每年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是坚持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四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抓好中央政策落实方面的作用,加强对落实情况特别是涉农资金拨付、物资调配等工作的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基层黑恶势力和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严肃查处发生在惠农资金、征地拆迁、生态环保和农村“三资”管理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五是全面执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

    六是重视发现和树立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典型,彰显榜样力量。

    三、准确理解和把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一是促进了资源整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在政治站位上始终能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在具体行动上能够时刻紧扣乡村振兴的目标。 在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对上建议、对下动员的政治智慧,引导各类资源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合理配置与流动,实现了乡村发展的秩序化和有序性。

    二是推动了利益整合。乡村振兴是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具体体现。但对于不同的乡村地域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来说,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则会存在矛盾与冲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核心利益统一于党的整体利益,其行动的逻辑则会超越组织的自我利益,从而整合了不同的利益关系、协调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三是实现了价值整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需要政策、制度和资源上的支持,更需要价值理念和社会文化的支撑。城市化进程中,虽然农村的乡土文化与乡村伦理被撕裂或肢解,但中国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质仍然存在,“差序格局”依旧深刻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乡土价值与城市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减少了价值冲突和文化隔阂,共同支撑农村发展。

    四、准确理解和把握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必须有效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

    首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水平亟须提高。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不可少。 但是当前农村一些基层干部综合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够丰富、管理能力较弱。 一方面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导致在具体执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时,无法有效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对年轻党员作为储备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新老交替缺乏有效衔接。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强化。处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时期的农村地区利益格局多元化,村庄内部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村党组织作为领导各类村级组织的中坚力量,囿于自身组织建设,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在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进而无法有效调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受到群众的挑战和质疑,干群关系出现淡化弱化的情况,这种现象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再次,农村基层权力使用亟须有效监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一肩挑”的要求是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虽然有利于提高基层办事效率,但也导致对“一把手”的行为难以产生有效制约,一方面掌握多项事权的村党组织书记容易发展成为“一言堂”,滋长专权和腐败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村监委会主任由于是村党组织委员担任,很难实现独立监督。此外,在乡村社会,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村民代表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存在软弱性和消极性。

    五、准确理解和把握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主要路径

    一是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力。作为参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体性力量,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重点。一方面,必须加强对现有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工作,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另一方面,要把有群众基础、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能人”作为党员发展的主要培养对象。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村党组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各种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引导农村各类组织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行使各项职权,尤其要激发群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三是提高对农村基层权力运用的约束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农村基层权力使用的合法性。一方面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村务监督制度,规范监督程序,明确监督权限,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威。另一方面要激活村民的权利意识,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拥有罢免权的监督功能。

    六、准确理解和把握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关键在于着力提升基层乡村振兴干部的综合能力

    一是着力提升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政治能力是乡村振兴干部的“第一能力”,也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 乡村振兴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着力提升抓落实能力。抓落实能力就是以上率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能力,就是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原原本本地将党的方针和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的能力。乡村振兴干部常年同农民直接打交道,是落实好党和国家政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乡村振兴干部要大力弘扬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提升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执行落实能力,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务求实效。

    三是着力提升发展经济能力。发展经济能力就是能够准确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规律的能力,就是通过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乡村振兴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经济、农业、产业发展的知识水平,开拓眼界、加强研判,找准方向、科学布局,在遵循市场经济和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是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就是融入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的能力,就是了解群众需求、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是乡村振兴干部一项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乡村振兴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全方位、多角度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五是着力提升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就是熟悉法律、尊崇法律,并且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维护人民公平正义的能力。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振兴干部要着力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依规处理乡村事务,同时要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素养,教育引导农村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完善农村法治服务,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六是着力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就是预判风险走向、把握战略主动的能力,就是冷静灵活、科学有效地应对紧急突发状况的能力。应急处突能力是重要的专业能力和基本的技术能力。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新冠疫情、暴雨洪水、农业灾害等突发事件考验着乡村振兴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乡村振兴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对风险的警惕性、敏锐性,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储备,熟悉掌握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不同领域、不同等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真正练就应急处突的硬本领。

    (作者系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8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98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