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诵读、讲解、书写、篆刻……教育部这项大赛等你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6 18:33:33   浏览次数:13  发布人:041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近日,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总结展示暨第七届大赛启动活动在重庆举办。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先来看看本次活动中展示的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作品↓↓↓此次活动是大赛举办以来的首次优秀作品展示,分为“经典传承 古风雅韵”“经典铸魂 红色精神”“经典新篇 时代华章”三个篇章,通过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的融合演绎,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以《大江传歌 生生不息》开场,《劝学》

    近日,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总结展示暨第七届大赛启动活动在重庆举办。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先来看看本次活动中展示的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作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此次活动是大赛举办以来的首次优秀作品展示,分为“经典传承 古风雅韵”“经典铸魂 红色精神”“经典新篇 时代华章”三个篇章,通过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的融合演绎,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展示以《大江传歌 生生不息》开场,《劝学》《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等作品再现古代先贤的治学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留学生朗诵《月光下的中国》等作品进一步展现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专家代表现场讲述经典诗词、题写大赛主题“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点评展示作品,把课堂搬上了舞台,将展示活动推向高潮。展示前,公布了第六届大赛获奖名单,并为获奖选手、组织单位代表颁奖。

    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有哪些亮点?如何参与?一起来了解↓↓↓

    在本次活动中,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正式启动,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实施后的首届大赛,将持续坚持守正创新、公平公正办赛。

    在赛项设置方面

    继续实施四项赛事,分别是: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

    在创新发展方面

    进一步与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和“典耀中华”主题读书,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深度融合。

    在作品选取方面

    诵写讲内容不限于传统古诗词经典,也包括红色经典、当代经典,并鼓励用好统编语文教材经典篇目。

    在覆盖范围方面

    扩大海外赛道覆盖面,首次开设港澳台赛道;诗词讲解大赛首次增设小学生组、中学生组、职业学校学生组(含中职、高职学生);书写大赛新增粉笔字比赛。

    参赛者可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官网报名参赛。

    网址:https://jdsxj.eduyun.cn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全国性、公益性赛事,自201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累计参赛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大赛为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力量,在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激发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语言文字战线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特色品牌项目。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全文。

    更多教育信息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41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