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新闻,看似不相关,却有着相似的底色。一是上海试点推出“生育友好岗”,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二是多地中小学将课间延长5分钟,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生育友好岗”瞄准的是职育平衡问题,课间延时关注的是教育减负问题,客观上都构成生育友好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两项“微创新”,都凸显对“人”的关怀。
生育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对一个国家而言,保持适度生育水平,至关重要,生育、养育、教育环环相扣……这样的社会共识在不断增进,相关的顶层设计也在陆续出炉、完善。
大家常说,生育是家事,也是国事。前者在于个体的自主选择,后者指向国计民生的宏大叙事。宏观政策要做的,就是在关键处用力,发挥好纽带、润滑作用,促成两者同向而行、共容共振。就此而言,除了考虑社会进程、宏观形势,还需要对当下的育龄群体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时代在前行,观念在变化。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实现,对优生优育的要求也更高了,生育决策考量的因素也更多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生育支持政策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新华社发
孩子谁来带?住房怎么办?上学要不要卷?生育黄金期、养育责任期,也往往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期、上升期,育儿责任与自我实现如何平衡兼顾?种种压力负担,有物质层面的,有精神层面的。打造生育友好的环境,就要瞄准这些“痛点”,积极应对、多向发力,推动形成责任共担的家庭支持系统、成本共担的社会支持系统。
而无论政策从哪个角度切入、在哪方面发力,都需要更好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包括尊重人们的意愿,体谅人们的处境,读懂人们的需求,回应人们的期待,也就是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就拿分娩镇痛来说,当下,这一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受限于麻醉医师短缺等现实状况而推广缓慢。对分娩之痛的关注,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医疗手段减轻产妇的身体痛感,还在于其承载的价值追求,那就是对产妇感受、权利的关注、重视以及对“疼痛理所应当”观念的扭转。这样的人文关怀精神,是各项生育支持政策不可或缺的。
生育决策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就生育谈生育。尽管当前支持和鼓励生育已成为政策主流,但现实中一些与之相悖的做法仍然存在。比如,有的企业口头上支持生育,但在实际考核、晋升等方面设卡设限,类似的隐形歧视、变相打压并不鲜见。就此而言,要让不同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还要打通各个环节、抓好每个细节,避免政策空转、跑偏走样。此外,还要多些效果意识。比如,从实践来看,相比于一次性利好,全过程支持似乎更“解渴”;数据显示,一孩、二孩是出生人口的基本盘,一些只面向三孩的“就高”政策就曾引发争议。
当下,时常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声音、雷人雷语冒出来,遭到批评,被舆论反噬,原因就在于姿态没摆正、说教味太重。还有一些言论或许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没有把准脉、不够接地气,也令人反感不适。还要看到,在当下的互联网上,生育、婚姻、教育、房价等话题具有天然的流量效应,容易被炒作,挑动情绪、放大焦虑。透过放大镜、显微镜、哈哈镜看问题,看到的很难是真相、全貌。正因此,有媒体呼吁:舆论友好也是生育友好的一部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生育友好,首先应该是对“人”友好。那么,好的政策应该如春风化雨,不仅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而且让人感受到尊重而非冒犯。真正的友好在于包容,既有鲜明的政策意图,也尊重多样化的选择。如此,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廖芸卿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