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蕴也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段大体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就是宰我问孔子,如果有人说“井有仁”,要不要听从呢?孔子的话,基本态度是否定的。可对于什么是“逝”“欺”“妄”,后人却没有统一的认识。
“井有仁”之“仁”,一般认为是“人”。就是说有人掉到井里了。这话是用来骗君子的。“井”作一个物,当然不存在什么“仁”不仁的问题,讨论“井”中是否有“仁”,中国没有这样的传统。但是如何在西方,这样的讨论倒是有可能存在,毕竟他们真的认真的讨论过,一个针尖上可以站立多少个天使的嘛。
在《孟子•万章》中有这样一段:
曰:“否。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我总觉得,这段就是孟子在对万章讲《论语》的那一章,而不是为证出孟子最后的结论,即黑体中所说,舜看到自己的兄弟是真高兴,而不是作伪。这里故事更具体了一些,我能初步的理解什么叫“罔”了。但是读《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之《关云长义释曹操》,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理解差了。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这段后,毛宗岗评曰:
公明《春秋》,即以《春秋》动之。小人之乞怜于君子,必不以小人之情动君子,而必以君子之道望君子也。
以君子之道望君子,这就是“欺君子以其方”。
子产未必不知“校人”之诈,子产不过是望“校人”能如其所言,亦成君子而已。一鱼何足惜,能成一君子,再多十鱼又何妨?
关羽何以不知曹操会以昔日之情相求?关羽非被曹操欺,不过欲华容道上成其义而已。以关羽思,曹操能待己如士,关羽亦期曹操能善待天下士也。所以,关羽才能为曹操“欺之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