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资治通鉴》926:要警惕因愤怒而立刻做出决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4 16:08:52   浏览次数:1  发布人:56a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学习内容:【原文】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

    学习内容:

    【原文】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

    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

    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仪先为陈王谘议,与王伏胜俱事故太子忠,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

    十二月丙戌,仪下狱,与其子庭芝、王伏胜皆死,籍没其家。

    戊子,赐忠死于流所。

    右相刘祥道坐与仪善,罢政事,为司礼太常伯,左肃机郑钦泰等朝士流贬者甚众,皆坐与仪交通故也。

    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太子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并同东西台三品。

    武则天垂帘听政,宫中内外称为“二圣”

    太子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并同东西台三品。

    二年(乙丑,公元665年)

    春正月丁卯,吐蕃遣使入见,请复与吐谷浑和亲,仍求赤水地畜牧,上不许。

    二月壬午,车驾发京师;丁酉,至合璧宫。

    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李勣对曰:“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

    【原文华译】

    1当初,武后能屈身忍辱,事奉顺从皇帝,所以皇上排群议而立她为后。

    武后得志之后,专作威福,皇帝要有所作为,动不动就被皇后压制,皇帝不胜其愤。

    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曾经为皇后施行巫术,宦官王伏胜告发。皇帝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商议。

    上官仪说:“皇后专恣,全国百姓都不服,请废黜她。”

    皇帝也认为应该如此,即刻命令上官仪草诏。

    左右奔告皇后,皇后亲自找皇帝自诉。诏书草稿还在皇帝处,皇帝羞愧畏缩,于心不忍,又待之如初;还担心皇后怨怒,骗她说:“我初无此心,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上官仪之前担任陈王李忠的咨议,与王伏胜都事奉故太子李忠,皇后于是指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李忠密谋大逆。

    十二月十三日,上官仪下狱,与其子上官庭芝、王伏胜都被处死,家产没收。

    十二月十五日,赐李忠死于流放处。

    右相刘祥道被控与上官仪关系亲密,罢黜相位;为司礼太常伯、左肃机郑钦泰等朝士流放贬官的非常多,都是与上官仪来往的缘故。

    自此之后,皇帝每次上朝,皇后都垂帘听政于后,政事无论大小,她都参与。天下大权,全归中宫,官员升降、生杀,都她一句话的事,天子拱手而已,中外称之为“二圣”。

    2 太子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同时被加授为同东西台三品。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3 春,正月二十四日,吐蕃遣使入京朝见,请求再次与吐谷浑和亲,并请求允许他们在赤水地区(黄河流域青海省境内)畜牧,高宗不许。

    4 二月十日,皇帝车驾从京师出发,二月二十五日,抵达合璧宫。

    5 高宗谈及隋炀帝,对侍臣说:“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没有人进谏,为什么呢?”

    李勣回答说:“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事可谏。”



    【学以致用】

    思考几点

    01,要警惕因愤怒而立刻做出决定

    对于废立皇后这类大事情,可是涉及到组织治理稳定的问题

    可是李治呢,因愤怒而立刻做出决定,而愤怒一走,他又立马改变了决定

    我们得注意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不要做“匹夫一怒也仅仅就怒了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的行为,

    愤怒是没有意义的,要从愤怒中分析为什么会如此?以及这种情况背后的利与弊。然后想办法彻底解决掉它,才算有价值。

    另外,有愤怒却没有行动,那么,你的行为就是在告诉对手以及你的队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是聪明还是笨蛋,是否靠得住,是否值得被辅助,他们心里就有标准了。


    02,愤怒中的决策时效性太短,执行的风险系数太高,很难落地。

    上官仪要推翻武则天,他在李治愤怒的时候给出建议,引导李治做出决策。可是他忽略了李治的人性特征,李治是个职业皇帝,没有体验过创业时的斗争环境,心性上磨的太少。

    所以他的结局就比较惨了。

    这能怪李治出卖他吗?只能说他对李治、对政治环境、对对手(武则天)的了解都不够深,这里面甚至包括他自己。

    而李世勣在这一点就强太多了。

    他是起义军出身,他混过李密的班子,也混过李世民的班子,经验丰富,他很清楚此时的李唐公司真正的实权人物是武则天,而武则天本人以及她运用小人的手段,不是李治所能对付的。

    所以李世勣一开始就把自己摘出来,不参与李唐公司的家事,你们夫妻(李治与武则天)谁出来当公司董事长无所谓,作为打工人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就行了。

    “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

    这是懒得掺和了,

    因为,跟李治说的任何建议,都得经过武则天的表态, 既然如此 ,还能有啥建议了?...

    另外还有一点

    老板喜欢通过一些事来评估员工行与不行,其实,反过来员工也是这样评估老板的。李世勣评估李治不怎么样,竟然把上官仪给出卖了,这就是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


    03,李治虚心求谏,却无人理会

    这里值得思考的是什么呢?

    1,说明你的虚心,只是表面上的虚心,是你个人认为的虚心,而他人从你的行为上反看到的是,你的诚意不够

    2,你得构建一个让人愿意谏言的环境,最起码你得有示范

    比如,李世民面对魏征的纳谏,即便气的恨不得杀了他,但依旧能够认真反思与改正。这就是示范。

    别人会从魏征这里看到两个字:安全有了安全做保证,同时,谏言说的到位还能有奖励,那么,大家当然愿意贡献智慧。所以,还是得看看本自身,看看机制建设有没有问题。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56a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