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记忆中,扭秧歌是陕北的特色,当年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当年在延安期间,每逢重要节日,都要与当地人民联欢,而扭秧歌成为其重要的联欢节目。当时,延安的文化氛围浓厚且富有活力,大家通过扭秧歌等活动来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欢乐的情绪,周恩来同志也参与其中,这体现了当时延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领导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情景,被人们传为佳话。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在当地民俗文化中扎根很深。它的动作豪迈奔放,比如有常见的“十字步”,舞者身体扭动幅度大,风格质朴,带有陕北人民的那种热情爽朗的性格特点。而且陕北秧歌通常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还有大型集会、祭祀活动中表演,是当地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陕北民俗文化内涵。
今天上午看电视,播出了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宋建亮扭秧歌的事迹,让人感动,他把昌黎地秧歌带进了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的文艺晚会,实属不易。
宋建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的传承人,宋建亮经历坎坷:
他自小痴迷昌黎地秧歌,但随着时代发展,地秧歌受众减少,他萌生出创新秧歌的想法。
13岁时,他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武术,一学就是3年。
从少林寺归来后,面对家人的反对、邻居的忠告以及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他顶住压力,决心将地秧歌作为事业,并尝试将武术动作融入地秧歌表演中,开创独特的表演风格。
宋建亮成功的原因:
热爱与坚持:宋建亮自幼热爱地秧歌,7岁时便被其深深吸引,此后多年一直坚持学习和表演,并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这种热爱与坚持是他成功的基础;
不断创新:他将武术动作融入地秧歌,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还不断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如将乌龙盘打扇等表演融入其中,为昌黎地秧歌注入新活力,使其更具观赏性和时代感。
传承与推广:他成立了昌黎地秧歌传承所和公益学校,免费教授地秧歌技艺,还走进校园、下乡演出、录制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培养了众多地秧歌人才,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秧歌不仅是演艺的重要表达方式,是我们的喜庆时常演出的剧目,而且扭秧歌对身体与心理有许多好处,是一种健身的好方法:
在身体方面,扭秧歌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
扭秧歌过程中,人的身体不断地舞动,脚步移动、手臂挥舞等动作能有效锻炼四肢肌肉,使肌肉更有力量和弹性。而且身体的扭动、旋转等动作可以活动到腰、髋、膝等关节,增强关节的灵活性,预防关节僵硬。
扭秧歌的持续运动,能够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增强身体的健康是很有益处的。
在心理方面,扭秧歌的节奏欢快,有利于心理的愉悦。
当人们随着鼓点和音乐扭动身体时,能够舒缓压力,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疲惫,产生愉悦感。
而且,扭秧歌一般是群体活动,能增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让人们感受到团队的氛围,从而减少孤独感,提升社交能力。
由此可见,扭秧歌的好处是多方面的,虽然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但扭秧歌仍然没有过时。
从宋建亮成功的实践看出:
扭秧歌这样的传统的文艺表演方式,在现代,仍然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当他把武术的一些动作引入扭秧歌后,赋予秧歌以新的生命力,更受到人们的欢迎。能登上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文艺晚会的重大盛典,说明“扭秧歌”这样的乡土文化能登高雅之堂。
坚持,就是胜利。宋建亮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世俗的偏见,坚持自己的爱好,坚守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信仰,并在坚持中创新,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将秧歌艺术的传统保留下来并得以光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肯定,为保护民间艺术作出了贡献。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