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西游的《西游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03 19:57:43   浏览次数:3  发布人:86e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西游记》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经典,更是一部跨越文化界限的世界名著。自成书以来,它以奇幻的情节、丰富的哲思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在被翻译、改编、传播到西方后,《西游记》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殖民时代的译介与西方视角《西游记》何时进入西方尚不清楚,19世纪初欧洲汉籍藏书书目中已有记载。受殖民扩张和对东方文化兴趣的推动,19世纪中叶始,法国、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游记》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经典,更是一部跨越文化界限的世界名著。自成书以来,它以奇幻的情节、丰富的哲思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在被翻译、改编、传播到西方后,《西游记》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殖民时代的译介与西方视角

    《西游记》何时进入西方尚不清楚,19世纪初欧洲汉籍藏书书目中已有记载。受殖民扩张和对东方文化兴趣的推动,19世纪中叶始,法国、美国、英国和德国相继译介《西游记》。

    法国的译介起步较早。1839年,西奥多·帕维选译了“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日常图景和精神内核。该译本一方面满足了19世纪法国大众对“奇异东方”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则从欧洲中心的视角筛选和再现东方文化,建立一种由欧洲主导的文化话语权,以此对东方社会进行分类和定义。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乔治·苏利埃·德·莫朗将通行本《西游记》第十至十二回译成法文,意在向西方读者呈现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宗教观念、道德价值和超自然信仰,试图为当时的法国知识界提供理解中国传统宇宙观与伦理体系的视角。

    在英语世界,传教士是《西游记》编译的生力军。美国传教士吴板桥和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韦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别编译《西游记》的片段。1913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以《出使天国:一部伟大的中国史诗和寓言》为名的编译版本更为系统全面。这些译本都试图将中国文化纳入基督教的伦理框架,向西方读者强调中国传统信仰的某些局限性,突出基督教作为“更高道德与精神境界”的优越性,以此展示基督教传教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德国汉学家在1914年将《西游记》部分章节引入德语世界,以意译和直译加注的方式,将神、佛、仙等中国文化概念转换为德文,并注入哲学思考,让西方读者从宗教和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化。德语译者与英法译者不同的是,后者往往为了传教或迎合西方读者的趣味,删改原文并弱化其文化背景,德语译者尊重中国文化且避免以教化为目的,体现出学术传教士的独特视角。

    韦利译本与国际政治的隐秘对话

    20世纪以来,《西游记》的翻译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德等译本不仅是跨语言的文学尝试,更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国际政治变迁的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时代意义。各国译者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需求中,针对原著特色和读者期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西游记》在西方逐渐成为一部广为人知的经典。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等特殊时期,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化,而且隐喻了深层次的政治与外交现实。

    在诸多《西游记》译本中,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猴》尤为引人注目。韦利的翻译策略一方面基于对原著精髓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深受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猴》于1942年在英国出版,正值二战的关键阶段。这一特殊时期对韦利的翻译产生了直接影响,他并未选择逐字逐句地忠实翻译,而是以猴王孙悟空为叙事中心,删减大量降妖伏魔的情节,将原著缩减为三十回,凸显孙悟空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希冀借助孙悟空的英雄气概振奋英国萎靡不振的士气。

    译本中选择保留的原著回目不仅紧扣英雄主义,还巧妙融入了当时的国际政治语境。尽管韦利并未公开声明他的翻译意图具有政治性,但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在战时语境下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猴》超越了一般文学作品的范畴,成为一种象征自由与抗争的文化符号。除了内容上的改编,韦利在《猴》中简化了《西游记》复杂的道教、佛教背景,剔除了不少宗教典故和哲学对话,使作品更加简洁明了。这种译法不仅是出于语言上的易读性,更体现了韦利试图超越宗教与文化差异,表达一种普适的人类价值观。这种普适化处理符合战时西方社会对共同命运的担忧和期待,使孙悟空这个东方英雄成为跨越文化界限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韦利的《猴》并非孤立的文学现象,它恰恰是战争时期文化交流背后的战略工具。

    冷战期间,除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有几个译本,其他西方国家一度终止了《西游记》的翻译。冷战结束后,不同语种的译本相继出现,某种程度上,《西游记》的翻译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演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影视、动漫、游戏、舞台剧等多种媒介使《西游记》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需求。早在1944年,韦利改编的《猴子历险记》受到西方儿童的热捧,展现出《西游记》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早期影响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游记》的全球传播。美、日、德等国将其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动画片。例如,美国的电视剧《猴王》将唐僧塑造为一个符合西方偏好的“个人英雄”,反映了美国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喜好。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的电视剧《西游记》在东亚引起轰动,它强化了原著中的冒险与成长主题,符合当时地区流行的“团队精神”和“个人成长”理念。

    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西游记》逐渐演变为多元文化的符号。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的电影《七龙珠:进化》将孙悟空改造成西方青少年审美中的超级英雄,故事也偏向科幻和魔幻风格,使孙悟空的形象超越了原著,成为“东方英雄”的跨文化符号。2019年上线的法国游戏《非常英雄》将丰富的游戏元素融入唐僧师徒四人的斩妖除魔中。不同形式的改编进一步拓展了孙悟空形象的全球化象征意义。

    《西游记》的跨文化传播不是简单的文学输出,而是国际关系中文化沟通的桥梁。冷战结束后,全球文化互动愈加频繁,《西游记》以奇幻、冒险的元素吸引了国际观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以《西游记》为蓝本的孙悟空宣传片,展示孙悟空的“鸟巢之旅”,以娱乐方式表现中国文化和奥运精神。通过电视和网络的播放,这部宣传片提升了《西游记》在西方观众中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除此之外,《西游记》在欧美舞台艺术中也得到了新的诠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音乐杂技剧《西游记·美猴王》通过杂技、武术、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展现孙悟空的传奇故事,让观众在视听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跨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感和共鸣,使《西游记》成为增进国际理解的重要媒介。

    《西游记》为西方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独特的窗口。《西游记》在西方的传播,不仅体现了文学影响力的延伸和文化相通的价值,而且为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吕佳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6e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