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升职了,你羡慕;有人加薪了,你嫉妒。最扎心的是你明明做得比他好,却总感觉领导看不到你。后来你才明白,领导推你上去,从来不是因为你真有多好,而是你上去符合他的利益。
这个道理,看着冷,听着扎心,可你琢磨琢磨,这不就是现实吗?
助你升级
历史是个放大镜:司马昭的算盘
咱们先别急着看职场,翻翻历史更好懂。
三国之后,司马昭快要篡魏自立了,手底下两个选择:侄子司马攸和亲儿子司马炎。按古代规矩,应该选司马攸;可按司马昭的心思,肯定更想让自己儿子司马炎继位。
但司马昭不是傻子,他嘴上说得冠冕堂皇:“我不过是暂时管事的,天下迟早是司马攸的。”(《资治通鉴》记载:“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你听着觉得他义薄云天,但他行动上可不是这么回事。一边给司马炎造势,说他“天生异相”,还找裴秀、羊琇这些政治老油条给儿子出谋划策;另一边对司马攸说得很重情重义,却一直拖着不让他真接班。
裴秀和王肃这些大臣开始时还支持司马攸,认为他才华出众,“足以嗣大业”。可后来风向变了,他们开始帮司马昭为司马炎找理由,甚至搬出“天命论”来佐证:“中抚军(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这等于把司马炎从普通的竞争者,推到了“奉天承运”的高度。(《资治通鉴》:“王肃、裴秀又曰:‘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
再后来,连支持司马攸的贾充都倒戈了。贾充原本是司马攸的铁杆后援,可他看清了形势:司马昭根本没打算真让司马攸接班,而是默许甚至推动司马炎的声势越来越大。贾充要是继续坚持,最终得罪的可不是司马炎,而是背后的司马昭。这时候,贾充一句话点破:“中抚军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本质就是公开支持司马炎。
最终,司马昭水到渠成地立司马炎为世子。(《资治通鉴》:“晋王意乃决,立炎为世子。”)从开始的“暂时管事”,到最后的“顺理成章”,司马昭完成了对权力继承的精密布局。这一手“阳奉阴违”,不仅让侄子攸得不到实权,还逐渐瓦解了他在朝中的支持者,最终完成了利益的最大化。
你看,这一手“阳奉阴违”,玩得多溜。
职场升职:能力重要,利益更重要
这故事听着像权谋剧,但你放到职场上,一样的。领导提拔你,不是因为你真“德才兼备”,而是因为你对他有用。
朋友在公司干了五年,业务能力杠杠的,每次遇到难活脏活,都是她冲在前面。可到年中提拔,偏偏是个新人上的位。她憋了很久,终于去问领导:“我哪里做得不够好?”领导拍了拍她肩膀,说:“你已经很优秀了,但他能带来我需要的资源。”
说白了,新人有背景,能带客户,帮领导冲业绩。而朋友虽然踏实能干,但干的只是领导期待的“基础动作”。这就是现实,谁能让领导少操心、少受气、甚至多拿一点,他就会被推到更高的位置。
领导选人,看的是什么?
领导推一个人上去,到底看什么?无非三点:
1. 能不能胜任?
你要没这个能力,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司马炎虽然靠着“异相”起势,但人家能在朝堂上答得对问题、提得出解决方案,这才让人觉得“这小子有戏”。
2. 符不符合我的利益?
司马昭嘴上说让侄子接班,实际上更看重的是:儿子司马炎能把他的权力延续下去。职场也是一样,你上位,不是因为你能力突出,而是因为你对领导的利益目标更有帮助。
3. 有没有阻力?
有些人实力强,但团队里很多人不喜欢他;有些人可能差点,但大家都支持。领导自然倾向后者。就像贾充,原本是司马攸的铁杆支持者,最后也倒戈了,这就是化解阻力的典型案例。
怎么知道领导是不是想提拔你?
有些领导嘴上说着好听,但你得看他有没有真动作。比如:
他会不会让你接触更重要的项目?
他会不会带你去高层会议露面?
他会不会帮你扫清那些挡路的人?
如果这些都没有,只有一句“你干得不错”,那八成就是敷衍。光靠嘴皮子谁不会啊?真支持你的人,是拿出资源、帮你铺路的。
那作为下属,你该怎么做?
既然知道职场是利益场,那你就别只顾低头干活,还得会抬头看路。具体怎么做?记住三点:
1. 搞清领导的利益是什么
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有的想冲业绩,有的想稳住团队,有的想铺路升职。你得琢磨清楚,他最在意什么,然后让自己成为他的“解题答案”。
2. 主动展示你的价值
别以为埋头苦干就有人发现你。干完活,主动汇报;有成绩,记得让领导知道。就像司马炎找裴秀聊“异相”,其实就是在向外界传递信号:我不仅能干,我还不一般。
3. 成为领导的“省心选项”
最让领导头疼的,是那些“拖后腿”的人。所以,凡事提前想好,主动解决问题,别让他操心太多。只有你够靠谱,他才会想把你推上更高的地方。
最后的话:利益决定一切
无论是司马昭选继承人,还是领导提拔下属,说到底,都围绕一个字:利。
你再能干,只是基础;你和领导的利益方向一致,才是升职的钥匙。与其抱怨现实不公平,不如先想明白:我能给领导带来什么?他的目标和我的能力怎么对接?搞懂这些,比一味喊努力重要得多。
最后送你一句话:领导推你上去,不是因为你真有多好,而是因为你“刚刚好”。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