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
近日,位于海淀区丰贤中路9号的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以下简称“海星B区”)正式取得单体工程竣工验收证,标志着园区建设进入交付倒计时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全面投入使用。作为2024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之一,该园区的落成将重塑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产业版图,加速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布局,破解“研发超前、生产外溢”的行业痛点。
园区建设全面收官 年中投用蓄势待发
步入园区,灰白色混凝土墙面与棱角分明的建筑轮廓构成冷峻的工业基调,办公楼内,自然光透过落地窗倾泻而下,在地面上投射出几何光斑;廊道中蜿蜒的金属管道与管线如蛰伏的科技脉络,静待未来实验设备的能量注入。
效果图
据悉,海星B区占地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栋生物医药厂房(3栋双拼、2栋独栋),地上三层结构中,一、二层均采用6米挑高设计,充分满足生物医药企业重型设备安装与灵活空间分割需求。建设过程中,园区注重工业美学与功能设计共融,集成空气源热泵、屋面光伏发电系统与工业蒸汽供应管道,服务配套楼更以“绿建三星”标准打造,实现低碳运营与降本增效双目标。
“园区定位为生物医药中试核心平台,重点承接细胞与基因治疗、重组蛋白及抗体药物等前沿领域。”项目负责人介绍,海星B区采用“一企一档”数字化管理模式,快速响应企业高频需求。同时,园区将联合区域内实验室、检测机构搭建共享设备预约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定期开展政策解读沙龙,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政府扶持资源。此外,园区将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持续输出内容,解读行业趋势、展示园区企业创新成果;线下则联动海淀科技园区举办小型产业对接会,组织医疗器械、创新药等细分领域主题交流活动,形成“技术-资本-市场”全周期服务生态;整合上下游资源,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投融资对接服务以及政策咨询窗口,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此外,商业与生活配套同步升级,餐饮、便利店、咖啡厅等基础服务嵌入园区动线,健身房、共享会议室及休闲绿地则营造出“工作即生活”的舒适场景。未来,这里不仅是研发生产的硬核空间,更是激发创新的活力社区。
全链条生态闭环初现
效果图
作为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医药健康产业版图的关键一环,以生物医药中试平台为核心定位的海星B区将与聚焦研发的海星A区、专注孵化的海星C区,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项目形成协同效应,通过集聚集群发展,在海淀区北部形成近100万平方米的医药健康全链条产业布局。这一布局的落成,将有效改变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研发超前、生产外溢”的现状,助力海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积蓄更多力量。
目前,已运营的海星A区汇聚了联影、剂泰医药、伟杰信等20余家医药健康高精尖企业,而海星B区投用后将承接其迫切的中试与生产需求,补全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链条。“海星B区在项目设计前期就与多家签约企业进行沟通,针对企业研发试验、行政办公、中试研发功能的个性化需求,对面积、层高、客货运输、用电负荷、配套设施等均进行了详细调研,可提供‘拎包入驻’的定制化装修服务。”据项目总经理高忠生介绍道,集团通过“空间-定制-战略-社群-产业”的海星服务体系,助力园区将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跨区联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此刻的园区仍弥漫着混凝土与金属的冷冽气息,未来随着精密仪器与研发团队的进驻,这片充满秩序感的工业空间将逐渐跃动为医药创新的心跳之地。海淀北部近百万平方米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正以海星B区为支点,书写“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阚丽丽
编辑:罗雨涵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