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打造激光器“心脏”的中国女科学家获重要国际奖项 | 新华社
2025-02-20 17:04  浏览:52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悉,该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丽丽,今年1月荣获2025年国际玻璃协会(ICG)主席奖,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2024年8月,在韩国仁川举行的国际玻璃协会年会上,胡丽丽还荣获国际非晶态材料领域著名奖项——N. F. Mott奖,成为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位中国获奖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胡丽丽研究员及其获得的奖项。(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亮的光、最准的尺”,与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四大重要发明。激光钕玻璃,是一种含有稀土发光离子——钕离子的特殊玻璃,是目前人类所知地球上能够输出最大能量的激光工作介质,被称为激光器的“心脏”。

成立于1964年5月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一代代“上光人”与光同行志报国,以干福熹院士、姜中宏院士为代表的激光钕玻璃团队,曾摘下我国激光玻璃研究领域“桂冠”,为我国“神光”系列装置提供了核心工作物质。

进入21世纪,胡丽丽带领团队接续老一辈的激光玻璃事业,踏上了新型激光玻璃研发和大尺寸激光钕玻璃高效批量生产的连续熔炼技术攻关新征途。

她带领团队十年如一日,披星戴月、潜心钻研,成功挑战了光学玻璃制造极限,自主研发出大尺寸激光钕玻璃批量生产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独立拥有批量制备大尺寸激光钕玻璃技术的国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拍摄的特种玻璃与光纤研究中心展厅。(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目前,她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神光”系列和上海超强超短激光等高功率激光装置,及时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高技术产业对高性能激光玻璃的迫切需求。

作为我国激光玻璃领域学术带头人、国际玻璃领域公认的一位令人敬佩的杰出女科学家,胡丽丽带领团队再接再厉,在国内率先攻克了“万瓦级掺镱大模场光纤”的批量制备关键技术,使得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装上了“中国芯”;成功研制出“超宽带放大用掺铋石英光纤”,实现了国内该领域从0到1的技术突破;成功研发“新型高功率掺钕石英光纤”,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玻璃的形成和结构及性能演化机制是凝聚态物理最富挑战的谜题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玻璃的研究范式亟待改变。瞄准科技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胡丽丽正谋划搭建我国特种玻璃材料构效关系研发平台,积极开展高端特种玻璃研发。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玻璃生产国,但不少高端玻璃制品目前还受制于人。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上光人’义不容辞、只争朝夕。”胡丽丽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月10日,胡丽丽观察检测激光钕玻璃包边加工质量。(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曹旸


发布人:af8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