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专家观点|冰雪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路径
2025-02-20 15:12  浏览:48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继北京冬奥会后,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正在火热进行,赛场上各国运动健儿激烈比拼。赛场外,大江南北的游客汇聚黑龙江,助力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入冬以来人气和热度持续攀升,华夏大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丰富的冰雪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也催热了住宿、餐饮等行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扩大消费成效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二零二五年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冰雪经济。这个冰雪季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冰雪经济发展,涌现出一系列冰雪家产品,从传统的滑雪、滑冰到新兴的冰雪摄影、冰雪研学、冰雪旅游,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在变得丰富多元。如何持续推动冰雪和文旅、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冷资源激活热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各地关注的新课题。

一、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体验多样化的追求,冰雪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冬奥会等大型冰雪体育赛事的带动下,民众对冰雪旅游的热情高涨。国内多个冰雪旅游热门目的地,如哈尔滨、长白山、亚布力、新疆阿勒泰等地,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冰雪旅游收入也屡创新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二)产品类型日益丰富

如今的冰雪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赏冰玩雪项目。除了经典的冰雕展览、滑雪活动外,还涌现出众多新颖的产品。例如,冰雪主题乐园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和互动体验项目,打造出奇幻的冰雪世界;冰雪小镇将民俗文化与冰雪景观深度融合,游客既能欣赏美丽雪景,又能体验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冰雪康养旅游则结合了冬季养生理念,推出温泉疗养、冰雪瑜伽等项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区域协同发展趋势显现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地开始加强冰雪旅游区域间的合作。一些相邻地区联合打造跨区域的冰雪旅游线路,整合冰雪资源,形成更大规模的旅游吸引力。例如,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携手合作,共同推广“东北冰雪游”品牌,通过串联各地特色冰雪景点,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连贯的旅游体验,促进了区域冰雪旅游的协同发展。

(四)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逐渐普及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冰雪旅游行业积极引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许多冰雪景区搭建了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询景区信息、预订门票和项目、导航导览等。智能设备在滑雪场等场所广泛应用,如电子票务系统、智能雪道监测系统等,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游客体验的便捷性。同时,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也被应用于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冰雪体验。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虽然冰雪旅游产品种类有所增加,但在一些地区,产品同质化问题依然突出。很多冰雪景区和项目在景观设计、活动内容等方面缺乏独特性,模仿痕迹较重。例如,不少地方的冰雕作品题材相似,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和创新元素;滑雪场地的设施和服务也较为雷同,难以满足游客对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体验的需求,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部分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交通方面,一些偏远的冰雪景区交通不便,道路状况差,尤其是在冬季恶劣天气下,道路积雪结冰,给游客出行带来诸多困难。景区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存在不足,如停车场容量有限、公共卫生间数量不足且卫生条件不佳等。此外,住宿和餐饮设施的品质和档次参差不齐,高端优质的住宿资源相对匮乏,而一些低端住宿场所的服务和设施难以达到游客期望,影响了游客的整体体验。

(三)专业人才短缺

冰雪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缺乏既懂旅游管理又熟悉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产品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在项目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一线服务人员如滑雪教练、冰雪导游等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滑雪教练未经系统培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导游对冰雪旅游知识了解有限,无法为游客提供专业、深入的讲解和服务,制约了冰雪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四)季节性限制明显

冰雪旅游受季节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冬季,旅游旺季时间较短。这使得大部分冰雪旅游企业在旺季时面临巨大的运营压力,而在淡季则客源稀少,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和经营成本增加。此外,季节性经营也限制了从业人员的收入稳定性,不利于行业人才的长期留存,对冰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五)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随着冰雪旅游的火爆,大量游客涌入冰雪旅游目的地,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一些景区为了满足游客需求,过度开发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例如,不合理的滑雪场建设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旅游活动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同时,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可能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影响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路径

(一)加强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发展

各地应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冰雪主题活动和景观。例如,在冰雕创作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元素,以当地历史故事为蓝本设计雪雕作品;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冰雪节庆活动,展示独特的民俗表演和传统技艺。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运用新技术、新创意开发新颖的冰雪旅游产品,如冰雪主题的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冰雪科技展览等,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加大对冰雪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交通方面,加强通往冰雪旅游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改善道路状况,提高冬季道路的防滑、除雪能力,确保游客出行安全便捷。在景区内部,完善停车场、公共卫生间、休息区等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的服务承载能力。加强住宿和餐饮设施建设,打造多层次的住宿体系,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同时注重提升餐饮品质,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美食。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三)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设冰雪旅游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旅游管理、冰雪运动、冰雪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滑雪教练、导游等从业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服务质量提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此外,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冰雪旅游专业人才投身行业发展,充实人才队伍,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拓展产业发展周期

为了突破冰雪旅游的季节性限制,需要拓展产业发展周期,实现全年运营。一方面,在冬季以外的季节,充分利用冰雪旅游景区的现有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例如,将滑雪场改造成夏季山地运动公园,开展徒步、露营、山地自行车等户外活动;利用冰雪场馆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演艺等活动,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出跨季节的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不同季节前往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市场的均衡发展,降低季节性经营风险。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冰雪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推广绿色环保的旅游开发模式,采用环保材料建设冰雪设施,加强对旅游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爱护环境,实现冰雪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推动冰雪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更加优质、可持续的冰雪旅游产业。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供稿


发布人:1f51****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