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无非就是心智的成熟,而心智包含的范围太广了,它可以让我们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和推理,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心智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重要,可以说它大大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方式和质量。那么如何实现快速又科学的成长呢?
人要想快人一步,技高一筹,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1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符合“难易度匹配”原则,经常处在舒适区边缘成长锻炼;
2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一条“好出路”。
1 我们最佳的学习区域在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挑战也有成就,进步最快。事实上,这就是难易度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的通道。
举例说明阅读。很多人都喜欢向能人索要书单,认为能人推荐的书肯定好。他们按照书单一大堆的买回家,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些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有些书晦涩、难懂,根本就读不下去。没过几天,他们的兴趣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同样看一本书,能人读起来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是我们读起来则在困难区。所以这个时候,不妨先把书本放一放,去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又刚好能读懂的书,让兴趣、难度、需求同时匹配到舒适区边缘,这样读起书来肯定会津津有味。
再说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想要奋起直追,想到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努力比拼,于是他们也和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去做那些难的题目。结果人家学到很轻松,自己却学的很痛苦,差距越拉越大。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自己却在困难区。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住气,主动降低学习难度。
所以我们应该花大量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犯错或者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的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区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原来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同时,我们也肯定: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点的扩大。我们只要遵循匹配原则,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联合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问题又来了,如何实现从舒适区变为拉伸区呢?
答:拆解大目标,提炼小目标。
在舒适区内行动最大特点就是不动脑筋地重复,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凭借的是习惯和感觉做事,没有特别需要关注的东西,所以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走神,跑步的时候分心走神。这样做,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太大的长进。
在拉伸区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跳出舒适区的办法就是发现和收集那些要点,也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目标清晰以后,极度关注自然就做到了。
2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的信息和多元化的时代,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损耗着人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人们的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得到了放大,理智脑的潜能受到了抑制,而深度学习的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级理智脑的支撑。
这个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深度和层次之间的对比。
那么如何深度的学习呢?
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深度缝接新知识;输出成果去教授。
一 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阅读经典原著、经典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
二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思想重构出来,尽力的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的把书中的要点罗列。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缝接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所以在重构时,我们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舍去,即使很有道理。
三 教是最好的学。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的总结、反思、升华的能力。当你积累到一定时期,就要学会输出知识和经验。用通俗的话讲给别人,并且让普通人也能够听懂。这样你不仅能获得及时的反馈,也赢得了成就感。
小结:人的一生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感谢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同时也要抓住学习的机遇,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潮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愿我们下个话题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