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波三折的小说和实用型成长的畅销书不同,《纸上》更像是流淌在江南烟雨中朦胧的一首诗,它平淡如水的语言下生长的是即将破冰的春笋,如一壶烧开了的茶,细读甘甜绕唇,意味无穷。
《纸上》叙述了七个不同系列的手艺,作者苏沧桑三年辗转,亲身感受手艺人的日常生活,她用文字记叙温情,就像她说的,只是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深刻的愉悦。”
《纸上》的语言无疑是美的,温润典雅的文笔仿佛隔世传来的遥远的呼唤。苏沧桑用纪实又富有浪漫笔调的文字,记述了一个个手艺人的真实处境。在她洗练又生动的文字中,潜藏在中国社会的那些默默无闻又无比伟大的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被看见。
勤快又本分的养蚕“能手”沈桂章一辈子尽心尽力,一只小蚕宝宝在暮色下结茧化蝶;茶农黄建春制作最新鲜醇厚的龙井茶,却无奈没有那些好看低质的茶卖的价钱高;牧蜂人郭靖从小热爱蜜蜂与自然,读书后仍然记挂这里的一切要一起牧蜂.....
《纸上》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写作中实地调查的悉心与认真。各种具体而微小的事情组成了每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她对笔下的角色,是有情的。他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现实中存在的人,她深刻地体悟他们,触摸他们的脉络心灵。苏沧桑不仅仅写他们的动作,而是真的写出了他们的心理,写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互帮互助的感情,写出了他们的血肉。
这需要细心认真的观察,同时也需要丰沛的共情,当然也会存在为了使情节更加顺畅的理想化的想象,这些共同构成了《纸上》这本意义非凡的散文。
作者的笔调兼具置身事外的清醒与日久接触生腾的脉脉温情。穿插时间的缝隙,夹叙夹议的手法让整个情节连贯自然。她并没有展露太多的感情,而是始终淡淡的,平静的语言下蕴藏了无穷的力量。这种平静首先是对于手艺人的一份尊重,《纸上》并不仅仅是记叙个人感悟的散文集,它落实在底处,是劳苦大众的写照与底色。另外,整本书的感情基调并不过分沉重,这是因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问题看得十分清醒。她明白,一切都是时代的选择。这种传统文化的去留问题不能仅仅以好坏来区分,也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时间的流变中,一切自会给出答案。
一代又一代的人用生命丈量中华文化的根基与血脉,他们或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严峻而深刻的使命,承载了历史的厚度,扎根在基因里的守护。但在《纸上》这本书里,每一位劳动者都是真诚而热切地爱着这份工作,即便岁月变迁,路途遥远,他们初心不改。
在他们眼中,这已经不再是一份沉甸甸的求生的工作。朝夕相处的陪伴,他们让古老而陈旧的文化得到传承,而这份事业也历久弥新地,如一束洁白的月光照拂他们温柔的岁月。从此山河故里,唯爱不变。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割舍,我想对于他们来说,守着一份死板而微薄的工作一定有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刻。做成一件事情,比坚持更重要的,是忍耐。
都市的纸醉金迷,商贩们凭借小聪明做的粗制滥造却更畅销的产品,新鲜事物的萌发......时代的浪淘筛选出了真正耐得住寂寞的手艺人。
读这本书之前,在爷爷家的老电视上我也曾看到过对手艺人的一些艰难生活的讲述,以及非遗文化未来的存续。我曾遗憾过,只是最终与我没有太大的关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许只有亲身体验过那般车马劳顿的生活,我们才能真的懂得。于是我看到苏沧桑在《纸上》中的记述,我看到她与他们一起,感受手艺人每天的日常,她靠近了他们的不易。
苏沧桑在《养蜂人》一章中写道,“人们对密布的乌云视而不见。”人们对密布的乌云不会视而不见。前者是作者在亲身体验过后的情况,而后者则是对我们的期望。时代日新月异地发展,传统文化作为并不能切实地支持发展的作品,很难真正得到关注。但我们必须知道,一个民族的精神需要文化来滋养,也需要劳动去教会现在的人们勤劳与坚韧。
《纸上》就像一位不施粉黛却依旧明媚动人的女子,排开一切繁复华丽,露出了原本的清澈秀丽。
写作者的任务就是记录,我想苏沧桑完成了她的任务。而我们也将在时代的追逐下,重新看一看那些深藏在遥远记忆里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