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皇家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得那么鲜明,深闺里那位美丽的姑娘,也因此荡漾起了一片思春之情。那水井旁初绽的桃花仿佛偷来了她脸上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学习了她身姿的轻盈。
她看着那蝴蝶在花丛中款款飞舞,她聆听着黄莺在枝头唱出一长一短的歌声。你又何必到处打听她是从哪里得来的林下风度,她的风流出众早已举世闻名。
这首诗有齐梁时代宫体诗那艳丽的影子,但它仍有独特的魅力。
看看颔联的写法吧:“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这个比喻多巧妙啊。它不是把姑娘的粉脸比成桃花,把姑娘的细腰比成柳枝,那叫以人拟物。它是反过来比,说桃花红艳得像姑娘那柔嫩的脸色,柳枝摇摆得像姑娘的身段一样轻盈。这样反其道而行,以物拟人了。而且它还加上了动作:井上的新桃不是“像”面色,而是“偷”面色;檐边的嫩柳也不是“如”身轻,而是“学”身轻。这是多么生动的拟人写法!一点也不死板,不拘谨,长孙皇后真是个天生的诗人。
《红楼梦》里,林黛玉一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也是这样的写法呢。
后世有道学气的人会觉得这首诗太过香艳,又是“兰闺”,又是“艳妾”,又是“春情”,有损长孙皇后的盛德。但唐太宗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神采飞扬的林下风度,也正是长孙皇后在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所以他才“见而诵之,啧啧称美”。有这样的知己之情,才会让这一帝一后珠联璧合,共同创造出明君贤后的神话。
——《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阅读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