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陵市丁坞镇立足于深厚文化底蕴,探索实施“文化阵地发展、文明资源利用、榜样文化建设”三大提升工程,重构乡村文化,涵育文明乡风,以文化赋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全省“十百千”示范,老年大学被评为全省首批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
一、“小平台”构建“大阵地”,夯实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根基。一、建设精品文化新阵地。以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镇”为契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挖全镇丰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老年大学、“烽火岁月”展厅、杨盘记忆馆、乡贤馆、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横贯东西的文化教育基地。依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处。二、构筑文化融合新优势。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坚持问题导向,一手抓传统文化的教化,一手抓法治理念的强化,积极探索民主、法治、廉洁、和谐的治理模式。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把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到基层治理。通过抓好文化带头人,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带动乡村“文化热”,比如,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盘“跑玩意儿”,并代表乐陵参加德州非遗文化展演荣获二等奖,受到百姓的热烈追捧。三、建立文化传承新队伍。采取“推荐+报名+选拔”的方式,成立以文明实践专管员、城镇公岗、网格员为主的专、兼职文化宣传工作队,选拔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12名、文化带头人15名,开办农民画特色工作室,吸引各类文化能人汇聚,开设书法、广场舞、剪纸、泥塑等特色课程教学培训,丰富群众文化供给。截至目前,共建立81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普法宣传、红色代办等服务活动,营造了“群众参与、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
二、“小切口”呈现“大主题”,激发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活力。一、文明实践特色化。深入挖掘文明资源、文化底蕴,加码幸福生活,结合乡村发展特色,创新宣传培训方式,采取“板凳小谈”“田间微讲”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文明实践供需联系,实施“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派单、政府买单、群众评单”的模式,开展特色服务项目30多项,举办“百姓周末大舞台”等各类文化活动300余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类型。二、特色文化品牌化。依托丁坞镇老年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打造“杨盘跑玩意儿”“枣乡农民画”文化品牌,开发“创意木板画”“泥塑”等文创产品,开展线上线下直播助农、绘画展览活动,给文化传播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促进农民增收,激发创作热情,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枣乡农民画”多次在省文博会、德州等地进行展览,“创意木板画”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60余条。三、志愿服务项目化。以打造“五为”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为突破口,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养老敬老”服务,打造“乐坞忧·幸福食堂”,深入推进“365暖留”工程,建设村级暖留中心55处,成立留守妇女创收基地8个,解决600余名妇女的“家门口”就业问题,帮助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1200余次,让留守人员一年365天感受到温暖。
三、“小转变”营造“大氛围”,凝聚文化助力基层治理合力。一、修订村规民约。转变政府“包揽式”为群众“参与式”治理,用“小村规”撬动“大治理”,今年在全镇全域开展“村规民约”大讨论大修订活动,把村民由“旁观者”变为“当事人”“参与者”,让群众自己决定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违反了怎么办,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目前全镇76个村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二、选树道德模范。坚持以德促治,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可评可学可教,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帮的浓厚氛围,其中,陈焕滨荣评“山东好人”,徐国英获评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创新运用道德评议会等形式倡树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涵养良好的社会风气。三、凝聚乡贤力量。依托丁坞镇乡贤联谊会,团结引导那些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情感上有乡愁的乡贤人士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乡贤在组织化引领、网络化服务、集成化联系中的积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在文化上寻脉、价值上寻根、精神上寻源,倡树文明新风。(乐陵市委政法委)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