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正雅颌位重建聚焦凹面与偏颌畸形临床难题
2022-05-04 12:40  浏览:210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错颌畸形在国人中发生率较高,且往往伴有面形问题,影响患者容貌,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带来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渴望通过正畸或者正颌手术改善面型。为让更多口腔医生了解到如何运用颌位重建技术,在矫正牙齿的同时改善患者面形,2022年4月6日,正雅集团举办了“正雅GS颌位重建隐形矫治技术 S8· S9· S10线上学术峰会——凹面、偏颌专场”。本次直播时长共6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16,000,人均观看时长约1.3小时。

讲座一开始,沈刚正畸团队的沈刚教授便带领线上参会医生回顾了颌位因素突面畸形的授课内容,进一步加深对颌位因素突面畸形的认识与思考。随后,沈刚教授围绕《颌位因素凹面畸形治疗方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讲述凹面畸形应该如何诊断分类、下颌前徙与凹面畸形的发生、颌位性凹面畸形的临床特征与下颌前徙的颌位重建方案。

过去,解剖式颌垫+RPHG可通过颌位重建达到咬合重建的目的,并治疗颌位性凹面畸形,但在长达二十年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沈刚教授发现,粘固式解剖颌垫存在下牙列移动受限、后牙开颌空间过大、曲线整平效率较低、装置拆除比较困难等缺陷,因此,采用正雅S10解剖颌垫替代粘固式解剖颌垫已经成为新的临床趋势。他希望在正雅集团与所有医生的努力之下,能够将颌位重建带到基层,造福更多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沈刚教授还从病例机制入手,结合实际临床病例介绍了偏颌畸形的诊断分类(单纯偏、突吸偏、凹增偏)和治疗方案,阐述下颌侧移与偏颌畸形发生之间的关系,还对正雅GS颌位重建技术治疗偏颌畸形的临床意义与应用进行了详解。他反复强调,由于安氏分类的历史局限性,临床上很容易将病理性骨源突吸偏诊断为安氏II类亚类。口腔医生在治疗错颌畸形时,一定要围绕牙-颌-骨进行综合考量,而不是仅仅关注到磨牙关系。

听完沈刚教授的精彩授课,与会医生在线上积极参与了学术交流,来自沈刚正畸团队的王特医生针对各位医生探讨的问题,进行了耐心和细致的答疑交流,并结合多年深耕于颌位重建的临床经验,给出自己独到与精彩的反馈。王特医生表示,经过两年的系统培训,许多医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颌位因素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在线医生的热情也证明了医生在临床使用正雅GS产系时获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

吴刚博士作为正雅集团的高级医学总监,在讲座中介绍了正雅GS产系治疗对象与主要装置选择。他指出,目前正雅集团与沈刚教授对于颌位因素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综合体系,只要能够正确地进行突面、凹面、偏颌与直面错颌畸形的诊断,即可按照对应的分类选择相应的装置,从而完成该病例的治疗,这对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2020年正雅集团邀请多名正畸专家教授举办“正雅GS颌位重建技术学术峰会”以来,正雅学会峰会的足迹早已遍布大江南北。这不仅为广大的基层医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也帮助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颌位重建相关技术,帮助医生解决在临床中碰到的难题,促进口腔正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今,正雅GS病例临床应用已突破10,000例,成为口腔正畸行业最具创新性的产品之一。正雅集团将会更加深入地与优秀医生携手前行,共同拓展隐形正畸适应证的边界,让国人错颌畸形病例的治疗不再困难,致力于做出懂医生、懂患者的隐形正畸产品。

(注:本文中的“牙合”均用“颌”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119b****    IP:125.64.9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