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2年,严监管之下,城投债发行较去年有所下滑。第一财经记者根据Wind统计,截至 1月24日,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达3455.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650.61亿元有明显下降,不过均高于2020年和2019年的发行水平。
从今年城投债的发行情况看,监管政策仍较为严格,甚至有所加码,且区县级平台增量逐步压缩。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全年城投监管政策取向仍较为严格趋紧,发行总量不会太差,整体再融资压力减弱,但结构会进一步分化,局部风险突出,这将考验投资机构的择券能力。
汇丰晋信平稳增利债券基金、汇丰晋信货币基金基金经理傅煜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称,由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流动性较为宽松,短期城投公开债务违约概率降低;但长期来看,城投分化将会持续,部分城投可能会出现公开债务的违约,不过违约方式可能较为缓和,例如以展期兑付的方式体现等。
开年首月发行有所回落
1月初,市场再度传出城投债发行收紧的消息,称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出台新政策,城建相关企业发债政策大幅收紧,所有红色、橙色区域(包括公募、私募)发债客户后期只能借新还旧,原1234分类政策取消。
监管趋严之下,业内对城投债发行颇为关注。第一财经根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达3455.11亿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与此同时,产业债发行出现恢复,城投与产业的差距有所缩小。
而在2021年,受永煤事件影响,当时产业类主体发债较为困难,城投主体成为信用债发行的主力军;如今,进入2022年,城投债发行规模虽回落,但仍高于2019年和2020年的发行水平。
其中,记者注意到,开年至今,江苏省发行规模位列首位,达1216.4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35%左右,贡献了主要力量,平均票面发行利率为3.84%;浙江省和安徽省紧随其后,分别为417.92亿元和243亿元,平均票面发行利率为3.65%和3.70%。
天风证券的研报也显示,今年以来,发行与净融资表现最好的仍是江苏、浙江(略有下滑)、安徽、福建、广东、山东、四川等省份;同时,河南省城投平台的发行有所恢复,2021年初受到永煤事件影响较为特殊,2022年1月净融资接近2020年水平;云南省有着相似的情况,2022年以来区域净融资表现尚可;相比之下,江西省2022年的净融资则较为平缓。
可以看到,当前城投债发行队伍中,AAA级的贡献在加大,而中低等级的发行压力则较前两年有所提高。进一步从行政层级上来看,据天风证券统计,2022年1月发行当中省级平台净融资上量较多,地级市/直辖市区同样也有贡献,而区县级平台以及各类国家级产业园区主体发行占比下降较多。
另从发行利率上看,由于2022年年初货币流动性环境较为宽松,AAA、AA+、AA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均有所降低,但AA-却表现出较大的分化,平均发行利率有所抬升。“这是与过去三年同期的发行上不同的地方。”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称。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城投债内部的分化加剧。华东某券商债券承销人士曾对记者称,“随着监管加码,一些债务负担较重、财力较弱的地区,再融资难度明显加大,市场对这类企业的认可度也有下降,融资成本自然上升。”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发债场所看,据统计,2022年1月发行当中交易所发行占比以及交易所私募债占比均有所下降,而银行间协会产品发行上量明显。孙彬彬表示,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发行监管政策仍较为严格,甚至有所加码,区县级平台增量逐步压缩,交易所私募债发行更加严格。
傅煜清也对记者称,目前来看,15号文对城投公司的影响相比刚下发时有所减弱,15号文刚出台时,部分城投公司的确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挤兑,但现在影响已经降低。对于城投企业而言,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于,在交易所市场发债受限,尤其是资质较弱的一些城投平台。而且,不同于四五年前的“一视同仁”,当前机构对城投平台的区分更为精细,很少出现对某个地区“一刀切”的情况。
需关注局部和估值波动风险
整体而言,从近期城投债发行情况来看,政策实际效果正进一步显现。虽然流动性宽松状态下称发行总量表现不差,但年初以来发行逐渐往层级更高、资质更好的主体上倾斜,并且发行场所上进一步调整。
“这或与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相关发行场所政策调整有一定关系,也印证了2022年的监管主线。”孙彬彬称,基于此,预计2022年城投债发行总量上不会太差,但结构上会进一步分化,无论是行政层级上还是发行场所上的约束均会有扰动。
与此同时,还有分析称,2022年城投债整体再融资压力也将减弱。据粤开证券统计,截至2021年12月,不考虑之后新发行的短融,2022年城投债总偿还量为2.8万亿元,较2021年下降25.0%;总偿还量占存量规模的22.0%,较2021年下降12.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22年城投债到期压力将减缓。
具体而言,2022年3月、4月和8月城投债到期压力较大,到期规模均在3000亿元以上,分别为3484亿元、3365亿元和3032亿元;从区域上看,青海、甘肃、云南、内蒙古、天津等省份2022年到期城投债占存量规模的比重分别为45.2%、41.0%、35.9%、35.6%和32.7%,居全国前列。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展望2022年,稳增长压力较大,且是地方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地方政府保刚兑意愿加强,叠加再融资压力减缓,城投债整体违约风险下降,但需关注重点区域和估值波动风险。
罗志恒进一步称,一方面,高土地依赖度、高债务率地区偿债压力或将加大,例如天津、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份,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削弱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另一方面,要关注强区域弱城投估值调整风险,今年受资金抢筹强区域城投的影响,强区域的城投利差来到历史低位,但回归理性后,区域内弱城投的估值调整风险较大。
傅煜清也对记者称,长期来看,城投分化将会持续,部分城投可能会出现公开债务的违约,不过违约方式可能较为缓和,例如以展期兑付的方式体现等。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未来投资城投债更需要提高个券甄别的能力,比如关注城投平台的经营业务、流动性、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
中证鹏元城投评级部总经理毕柳也曾表示,随着城投融资监管政策不断收紧,尾部城投风险暴露概率正在增加,不同区域的城投融资将继续分化。而城投债务增量的惯性巨大,叠加政策的收紧,须警惕弱区域、弱资质主体因政策调整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其中,区域经济发展迟滞、总体发展与债务规模不匹配,投资转化率低的区域需关注警惕地方国企违约风险波及、非标违约区域性蔓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