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岭老师《认知觉醒》第二章第一节《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周老师开头就提出问题,说机器人和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机器人是没有潜意识的,他的动作包括任何的转动、弯曲、提高音量都是在大脑中有精确的数字控制的。一旦断电,机器人就无法工作,而人不一样,就算失去了意识,昏厥过去,瘫倒在地,当人的心跳、呼吸、消化不会因此而停止,因为它受潜意识的控制,除非物理死亡,否则潜意识永远不会消失。
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的大脑就用了意识分层。他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这样意识得到解放,可以全力投入更高级的社会活动,这就是进化的力量。但是,一时分成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时候,也带来副作用模糊。因为处理各种信息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进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一时。
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就是明明想去学习,转身却玩起了手机,明明知道自己担忧没有意义,却忍不住焦虑。模糊是人生的困扰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随着模糊越严重,所以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第一,像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消除磨合的能力就越强。这种你知道了圆润值,就知道如何反观自己,知道了刻意练习,明白如何精进自己,知道运动改造大脑,就清楚如何激发自己运动热情。领域的精英无不是比其他人了解知识更多,他们盲区更小。认知更清晰,要更有影响力。
但是,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些事极其耗能。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理是节能,凡是耗能高的事都被视为生存的危险。而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他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好走的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所以本能通常是阻碍学习的,而人若不学习,无法克服本能。这个怪圈在我们的人类初始阶段必然会陷入混沌。
若非外力逼迫牵引我们往往很难跳出。好的,好在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主动进入本能,反本能成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意思的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共同遵守学习法则。
《原则》一书告诉我们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形式,《超越感觉》告诉我们,要想拥有清晰逻辑凡事不要轻易凭借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现实当中,很少人清醒意识到这点,所以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操纵,因为基因认为这样耗能更低。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秘诀往往在于他们错题本,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明确错误,集中精力攻克,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的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困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结果模糊点越来越多。
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更好高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第二,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认知模糊来自内部,情绪模糊来自外界。人们每天都会碰到很多烦恼,多数人习惯被动接受。德国心理咨询治疗师伯格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的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的简单”。
这极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关系而承受痛苦,只要那边现在那里不动。虽然被动的承受痛苦也会耗费很多能量,但是在基因的影响下,人们就不喜欢主动耗能。正如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线路转入转潜变成模糊的感觉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事情也会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正视他,看见他,拆解他,化解他,不给他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他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把它挖出来。所以,当你内心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难受的感觉,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他,他就张牙舞爪,你正视他,他就原形毕露。
三、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认知情绪清晰,情绪那种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因此,我们在生活当中想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拥有清晰的目标。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道,使自己始终属于没得选的状态。
总之,人生就是一场小组模糊的比赛,我们比拼不仅仅成长速度,还有成长的模式。
在这条赛道上,领先的群体往往有意无意的做的同一件事,就是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这必然是一条更难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