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文言文阅读《魏斯其人》之二
2025-01-06 08:10  浏览:88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


魏文侯跟田子方在一块喝酒,作为贵族,喝酒的时候不能光喝酒,要有背景音乐。

魏文侯突然说:“这钟声不大一样呢,左边的声调有点高了。”

田子方听了,笑了笑没有说话。

魏文侯就问田子方:“您笑什么呢?”

田子方回应道:“我听说作为一个君主,只需要懂得任用乐官就好了,至于乐音大可不必太过明白。现在呢,您这么清晰明白乐音,臣唯恐您在管理乐官上不明理。”

魏文侯听了,赶忙说:“您说的对,确实是这么回事。”



作为管理者,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用于事无巨细的管理本该属于下属的工作内容,自然是会误了大局。也因为管理者干预了下属份内的事,导致他们做事谨小慎微,不能更好的体现自身价值。

把握好人才的录用,并相应放权。让每个人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本职的工作。

这就是优秀领导者带领出的团队力量

从这点来看,魏文侯显然深谙此道,田子方略一提起,他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而且从田子方有啥说啥直言不讳中,也能体会到魏文侯尊重贤能,平时没有架子,且知错就改,是个“仁君”。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子击乃谢之。


子击:魏文侯的嫡长子,后来的魏武侯。

遭:遇到,遭于道,在路上遇到。

伏谒:谒,拜见。伏,趴。这里是指伏下身去行拜见之礼。

骄:骄傲、傲慢。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家:古代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谢:认错道歉。


魏国的太子子击外出,在路上遇见了田子方,子击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没有还礼。

子击怒了,对田子方说:“是富贵的人有资本傲慢呢,还是贫贱的人有资格傲慢呢?”


田子方说:“贫贱的人有资本对人傲慢!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傲慢呢?国君如果对人傲慢,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傲慢,那么就将失去封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会用国君的礼仪对待他;失去封地的人,没有听说有人会用对大夫的礼遇对待他。那些贫贱的士人,如果谏言没有被采纳,行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就穿上鞋子离去了,到哪里去得不到贫贱呢?”

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从这段来看, 子击被田子方激怒。他认为自己身份尊贵,但是给田子方行礼是表示自己知书识礼,礼节到位在旁人看来特别有贤德,已经是礼贤下士了,而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尊敬。当田子方不回礼给他,他马上就怒了,觉得自己不受尊敬,受到了无视。

当子击问出这句话时,就可以看出这个富二代跟他爹在境界上有着巨大不同,自诩清高狂妄而不知,问这句话就意味着他认为,地位尊贵者,也就是他自己更有资格傲气。

富贵和贫贱不过是两种客观生存状态,富贵者可以骄傲、自大、嚣张,贫贱者就要低声下气、逢迎、委屈,这是自古以来大多数人的认知。

没有想到田子方借此机会好好给这个未来君主上了一课,告诉他“反倒是身份尊贵的人没有骄人的资本”。还好子击明辨是非,没有枉费田子方的一番良苦用心。田子方在这里应该会默默颔首内心感叹:孺子可教也。不知道如今某些恃权傲才的人,是否也有如此的慧根?


田子方,名无择,字子方,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人。田子方拜孔子的学生子贡为师,以道德和学问闻名于各诸侯。

魏文侯慕名聘请田子方为师,对他十分恭敬。当时魏文侯励精图治、礼贤下士,魏国国势日盛。但是周边列国虎视眈眈,实际上危机四伏。一旦魏国下一代国君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国内稍有动荡,周边列国马上就会向魏国下手。

所以田子方这样对待子击,其实是用心良苦,是为了不断考察和锻炼他的品行,以确保魏国能够持续强大。

发布人:ac3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