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保持初心,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非遗文化,他们将鼓乐与舞蹈艺术完美结合,鼓出了属于秦人的精神风貌,传承着蛟龙转鼓这项艺术独有的文化价值。带着对这项艺术的好奇心,2023年7月11日,“非遗韵,乡村情”团队来到了乾县王村镇大王村蛟龙转鼓传习基地开展调研活动。
据介绍,乾州蛟龙转鼓历史久远,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属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早期,它可以追溯到朱元璋时期的“凯旋鼓”,也是一种战鼓,因此气势磅礴。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梁氏族谱》佐证,乾县王村镇梁氏世祖梁世明,在第七代出了一个在朝为官的梁忠。在朝廷效命的51年里,梁忠学会了朝贺乐舞和转鼓艺术。公元1593年,他告老还乡,同时将鼓舞艺术带到民间,并在王村镇世代相传。因鼓璧周围饰有“蛟龙”图案,并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故名为“蛟龙转鼓”。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队员们到达大王村的这天,恰逢村委会,同时也是蛟龙转鼓的培训基地正在举行蛟龙转鼓第八届培训班开班仪式,队员们有幸见到了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创奇老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博文、陈明歌老师以及40余名新学员。仪式上,吴老师首先欢迎了各位新学员的到来,之后他谈到了蛟龙转鼓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同时强调,各位学员一定要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遵守培训班制度,把队员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助力乡村振兴。仪式结束后,村委会司书记组织上一届学员为队员们展示了蛟龙转鼓表演,他们以精妙绝伦的技艺、精准的鼓点、脚下有力量的转换、振奋人心的鼓乐,令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赞叹不已。表演分为三个部分:蛟龙出海、蛟龙翻背、蛟龙入宫,这也是队员们第一次见到这种一边跳一边敲鼓的民间艺术。正所谓不同地域造就不同的艺术形式,眼前的表演场面气势磅礴,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蛟龙转鼓把鼓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鼓舞艺术显现得淋漓尽致。既可以聆听到震撼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体会。看到他们打得铿锵有力,活灵活泛,队员们一时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就向旁边敲鼓的大姐询问了鼓的打法,大姐非常热情,她一口气地将鼓、钵、锣的打法详细的介绍了一番,并且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大家也都相继模仿着,这鼓声的确让人精神愉悦,有种激情穿透全身的感觉。
表演结束后,吴老师向队员们介绍说,非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传统,但他们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只有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让能让非遗文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近年来,传习基地不断更新激活乾州蛟龙转鼓艺术表现形式,并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闲余时间紧密结合起来,让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寓教于乐又从中受益。同时,他们还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使青少年逐渐成长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人和中华文明进步的拓新者。
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保障。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广大干部积极在工作中寻找突破口,既要精神文明上台阶,也要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在梳理和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基因中,发挥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蛟龙转鼓无疑成为其中的有力抓手,以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结束了今天的调研,回到住处,队员们开展了人文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第一临时党支部中期经验交流分享会,会议主题为“无惧风雨,砥砺前行”。会议从工作概述、成果展示、工作计划三个方面进行;会上“四叶草”家庭教育服务团、“语你同行”推普调研团、“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返家乡”第三实践团四个队的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认识到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团队实际,开展好此次调研活动。
时间稍纵即逝,调研工作已经过半,从最开始的束手无策,到现在的信心倍增,我坚信后期队员们一定会认真踏实地开展好每一项调研工作,充实的度过“三下乡”的每一天。
信息来源于;“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通讯员(郝依宁 刘岱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