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健康报社主办的“以评促建 行稳致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线上召开。在“肿瘤医院高质量发展篇”分论坛上,肿瘤专科医院院长们分享了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简称“国考”)为抓手,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经验,从不同维度阐述了医院提质增效的路径与方法。
会议主题报告环节由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主持,讨论环节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主持。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朱滔:
建立三位一体战略发展体系
我院虽处于“半山”,但心向“高峰”。医院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标杆、国际知名、患者首选的研究型肿瘤中心。为此,我院制订了“355”战略规划,努力形成人才培养、临床研究、运营管理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体系。
“355”战略规划中的“3”是指要在肿瘤精准诊断、精准防控及转化研究3个领域实现关键突破;第一个“5”是指要搭建生物样本中心、肿瘤大数据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及重离子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平台;第二个“5”是指要完成发展前沿诊疗技术、建设平台和学科团队、打造一流重点专科、完善肿瘤防控体系及辐射周边引领发展5项主要任务。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引才和育才两条腿走路。在引才方面,我院凝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25人,全职引进40人;在育才方面,我院在原有人才计划的基础上,推出“人才振兴人才培养计划”“30、40、50”计划,遴选培养对象47人。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我院把CMI(病例组合指数)值较低的诊疗项目从住院部转到门诊,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管癌、胃癌等强势病种;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科研突破,通过专聘、双聘、国家科研类基金、青年科研设计大赛等,实现对科研项目的精准扶持,增加科研产出。
此外,我院还托管了4家医院,并与省外6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省内工作站近60个,织密肿瘤防治网络。在全省各市的支持下,我院协助开展肺癌、肠癌、胃癌患者筛查工作,并让他们做好相应的筛查项目。这些筛查数据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并写入相应的临床指南。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
绩效改革不求一步到位
医院绩效考核要兼顾效率、公平、质量,且成本可控,同时还要凸显战略导向,这就需要依靠大数据,不断调整总结和持续改进绩效考核方案。
我院是一家专科医院,绩效考核方案需要体现肿瘤诊疗的特点。纵向上,我院针对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提出不同的考核方案,并划分基础考核与专项考核。其中,基础考核突出临床特色考核,分为手术系列、非手术系列、门诊系列。横向上,我院把绩效考核分为医疗组织考核与个人考核,包括病种、手术难易程度、日间手术等考核。
我院绩效考核强调细化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等。为此,我院要确定预算发展目标,细化预算编制,从战略管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会计核算、绩效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促进财务管理一体化。同时,我院重视资产管理,内部实行全流程分工管理,力争管理的制度化、制度的流程化、表单的信息化;外部以“国考”为抓手,通过有效管理对资产实行精准把控。
此外,我院强化运营管理,将“国考”理念与政策贯彻到临床一线,并设置专职运营管理员,全方位负责科室运营工作。
我院高度重视“国考”,按照临床核心指标改进科室质量安全,并对相应的指标进行分析,提升小组诊疗能力。我院要求各科室开展诊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开展出院患者满意度线上评价工作等。经过一系列改革,我院各核心指标明显改善。
通过“国考”我们也体会到,适合自己的绩效考核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院内绩效改革不求一步到位,小步慢跑比大踏步前进更易成功。
在会议讨论环节,与会院长就肿瘤专科医院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医院科技含量与服务水平、实现医院新突破等发表了观点。
山西省肿瘤医院院长马晋峰:
我院以26个“国考”监测指标为重点抓手,加强内部考核和评价。其中,我院高度重视监测医疗质量指标,尤其重视出院患者手术占量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量占比、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3个监测指标。目前,我院四级手术量占比约为60%,三级手术量占比约为20%。得益于“国考”,我院对科研工作更加重视,这几年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明显增长,2018年为40万元,2020年增至160万元。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我院做了充分准备,提前1个月组织专家对每个病种的谈判内容做好准备,并进行试讲。明年,我院药物临床试验签约金额为1亿元~1.5亿元。届时,我院将大幅增加科技与人才方面的投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
2017年上半年,我院开始正式运行,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短板。目前,我院四级手术量占比为50%~60%,估计今年的手术总量将达7000例,与老牌医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想赶上其他医院,我院需要在手术量上有所积累。
在医疗质量方面,我院抗菌药物的药占比得到有效控制,医护人数比例较为合理,但儿科与中医等科室的人员配置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家医院走上正轨要5~10年时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还需10年,不可一蹴而就。到2025年,我院床位将达2300张,质子治疗加速器将达10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侯旭敏:
我院以心脏疾病、胸部疾病诊治为特色。胸部疾病诊治主要集中在胸部肿瘤诊治上,发展目标是成为研究型专科医院。为此,我院主要推出四项举措:第一,在医疗质量方面,我院加强开展多学科协作(MDT)与日间手术,目前已经成立12支固定的MDT团队,并推出MDT门诊,并与MDT病房无缝衔接。MDT门诊治疗的疑难重症患者被收治在联合病房中,并由MDT团队进行全程管理。第二,我院发展始终围绕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两大主题。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推出高端人才培育计划、“3+5+X”卓越青年培养计划、“1+3+6”引智计划和国际访问学者计划。第三,我院通过检查一日通等措施提高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患者满意度。第四,我院成立了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
无论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方式如何改革,医院都要找准自身定位,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医院领导班子应该紧抓医院发展重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晓亮:
作为中国肿瘤学科的发源地,天津肿瘤医院经过161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比较深厚的底蕴,有比较优良的办医传统和专科特色。近年来,我院多举措提升运行效率。
第一,做好医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加减法”。“加法”是指学习其他医院的经验,如设置专病门诊和实行预住院模式等。“减法”主要是指医院进行一体化结构管理。
第二,提升日间病房诊疗能力,增加日间抗肿瘤诊疗人次。
第三,以创新技术推动特色技术发展。
我院突出医院运营管理,通过运营破解结构调整难题,加强管理,解决资源匹配问题。我院增加含金量较高的服务项目收入,特别是提高治疗、床位等服务收入占比,同时把绩效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减少药品和耗材的使用。在整体成本控制上,我院成立成本核算小组,启动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全成本核算。
为提升医患双方的满意度,我院成立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和健康促进委员会,开设预约服务中心,实现门诊患者诊疗的一站式完成;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丰富职工生活。
江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易波:
我院成立绩效运营办公室,对各学科近3年的运营指标进行测算。测算后,取这3年以来最好的成绩再下调10%作为年度和月度考核指标,并向各学科分解任务。我院以MDT团队建设作为抓手,建立江西省肿瘤平台,积极引进人才,通过促进科室诊疗的规范化和丰富肿瘤诊疗模式,扩大学科的影响力。
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廖洪:
针对近3年的“国考”数据,我院组织全院中层干部进行分析,以相关指标为抓手,抓好科室学科发展。
我院要求各科室学习研究“国考”指标,职能部门及时通报“国考”数据,以便及时进行整改。此外,科室负责人还要懂学科的运营管理,出现医保基金异动,要立即邀请医务部门人员共同分析。
文:王天鹅
编辑:刘欣茹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