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不仅是小孩儿爱吃,糖葫芦也很受年轻人喜欢。
近日韩国市场调查专门机构数据显示,糖葫芦的销售额在近五个月内增加超过10倍。不仅如此,韩国社交媒体上还出现了在家自制糖葫芦和开发无糖糖葫芦等推文,引发围观。
和国内卖的用山楂、豆馅等食材做的糖葫芦不同,韩国卖的基本都是用水果做的糖葫芦,店主告诉记者,销量最好的是用整个橘子串成的糖葫芦,一串的价格是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2元),每天能卖出去大概200串。
特别喜欢韩国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糖葫芦,在中国,起码有十分之一的人会做,几样水果洗干净,做个糖稀,糖稀当然是技术活,火候啦,动作得快,当然啦,前提是你得有山楂,草莓,橘子,山药,等等吧。
这些东西,韩国得进口吧,总不能用土豆,胡萝卜和圆白菜做糖葫芦呗。
之前有欧美爆火的煎饼果子,后面有日韩流下的各式奶茶,非洲小哥学做豆腐分分钟在非洲卖成百万富翁……
就感觉咱中国的东西好好整理一下,带到海外去就能赚大发了。
身为四川人,坐拥成都乐山宜宾等地的小吃美食,顿时感觉前途无限。
五香麻辣兔儿头,油炸串串甜水面,咔饼黄糕叶儿粑,凉糕凉虾凉凉面……流口水啦
同志们冲啊!
002
糖葫芦是发祥于中国京津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
北京叫糖葫芦或冰糖葫芦,天津叫糖礅;青岛则称糖球,闽南语又称其为李仔攕、鸟梨仔膏、鸟梨仔糖(“鸟梨仔”指里面形状不大,略带酸味的腌渍梨;“膏”、“糖”则都是指外面那一层红色糖浆)。
有确实的史料记载最早为清代的《燕京岁时记》:“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至于有说其他更早年代,多半都是传说,并未发现确凿记载。
其实咱们不少传统小吃是非常好的,不说这个糖葫芦,还有烧饼、江米棍等也在开始火。
传统的老手艺人,卫生不行,第一波工业做出来的,添加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搞得味道不行。新的一波人改进创新,希望经过几轮竞争筛选,能够做的很好。
还有豆腐,原来老手艺做的好,但是卫生不行,另外比较辛苦。第一波工业化做的豆腐太难吃,差点让我都放弃吃豆腐了。但是这几年,改进工艺,工业化做出的豆腐品质大大提高,有些确实很好。
003
对于大中型城市年轻群体消费聚集,水果糖葫芦远比山楂糖葫芦的消费群体要大。
而且这波宣传热点很足,做这个成本又低,完全可以在写字楼底下做这个。
我想这也是糖葫芦后续的升级发展方向,创业机会永远就在身边,把身边的好东西,再升级一下,就是一个创业机会。而且还可以来一波抖音短视频+直播引爆,转收徒的知识付费,不说多了,几十几百万还是可以赚的。
我觉得是好事儿。我的好东西,别人也喜欢,如果确实在原有基础上有创新,也不是一件坏事,文化的东西就是要互相交流。
至于说之前申遗什么的造成两国民间分歧,我觉得没必要把这种东西极端化、扩大化。中国的东西,中华文化的东西,别人喜欢,愿意去尝试,可以争论,可以学术上讨论,没必要把这个事情上升到不该有的高度。
全世界也不都是傻子,很多事情一翻历史,其渊源是非常清晰的。
好莱坞电影和日本动画有没有对外输出价值观的目的,肯定是有的,但是一开始美国人日本人干这个事我觉得也没想着输出些什么,主要就是为了挣钱。
西方文化价值观是通过军事力量普及世界,有军事经济霸权然后打开市场文化产品出海,最多就是经济交流的附属品,国内干这个事一开始就目的的颠倒了,国内搞输出的底层逻辑是“我的东西最牛逼,你们赶紧过来舔”,表面上自卑实际上自大,实际上真正能输出的是“我这个东西挺好玩的别人觉得有意思一起玩”。
真让人喜欢的是文化产品,很多人看日本动画片然后去日本留学旅游是因为多喜欢日本文化?未必,大概率是喜欢那奈子大的纸片人或者片子里某个地方,中国人不摆脱这种“上台面”的思维,文化产品很难做到美日的水平。
我是新心芯达人,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