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左传》之四百八十二定公十四年 上
2025-01-24 19:39  浏览:154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经】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戌来奔。

  卫赵阳出奔宋。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

  夏,卫北宫结来奔。

  五月,於越败吴于槜李。

  吴子光卒。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

  公至自会。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卫公孟彄出奔郑。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大蒐于比蒲。

  邾子来会公。

  城莒父及霄。


  【传】

  十四年春,卫侯逐公叔戌与其党,故赵阳奔宋,戌来奔。

  梁婴父恶董安于,谓知文子曰:“不杀安于,使终为政于赵氏,赵氏必得晋国。盍以其先发难也,讨于赵氏?”文子使告于赵孟曰:“范、中行氏虽信为乱,安于则发之,是安于与谋乱也。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二子既伏其罪矣,敢以告。”赵孟患之。安于曰:“我死而晋国宁,赵氏定,将焉用生?人谁不死,吾死莫矣。”乃缢而死。赵孟尸诸市而告于知氏曰:“主命戮罪人,安于既伏其罪矣,敢以告。”知伯从赵孟盟,而后赵氏定,祀安于于庙。

  顿子牂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

  夏,卫北宫结来奔,公叔戍之故也。


译文

  【经】

  十四年春季,卫国的公叔戌逃到鲁国。

  卫国的赵阳逃到宋国。

  二月辛巳日,楚国的公子结、陈国的公孙佗人率领军队灭亡顿国。将顿国国君抓了回去。

  夏季,卫国的北宫结逃到鲁国。

  五月,越国军队在檇李这个地方将吴国军队打败。

  吴国国君去世。

  定公与齐侯、卫侯在牵地会见。

  定公从牵地回来。

  秋季,齐侯、宋公在洮地会见。

  周天子派遣石尚来归还祭祀所用的肉。

  卫国的世子蒯聩逃到宋国。

  卫国的公孟彄逃到郑国。

  宋公的弟弟辰从萧地逃到鲁国。

  鲁国在比蒲举行大的阅兵仪式。

  邾子来鲁国与定公相会。

  鲁国修筑莒父和霄这两个地方的城墙。


  【传】

  十四年春季,卫灵公驱逐公叔戌和他的党羽,所以赵阳逃亡宋国,戌逃亡来到鲁国。

  梁婴父讨厌董安于,对知文子说:“不杀死安于,让他始终在赵氏那里主持一切,赵氏一定能得到晋国,何不因为他先发动祸难而去责备赵氏?”知文子派人告诉赵鞅说:“范氏、中行氏虽然确实发动了叛乱,但这是安于挑起的,是安于共同作乱。晋国有命令,开始发动祸乱的人处死。范氏、中行氏已经伏罪了,谨此奉告。”赵孟担心这件事。董安于说:“我死了而晋国安宁,赵氏安定,哪里用得着活下去?人谁不死?我死得晚了。”于是就上吊死了。赵鞅把他暴尸在市上而告诉知氏说:“您命令杀罪人安于,他已经伏罪了。谨此奉告。”知伯和赵鞅结盟,然后赵氏得以安定。赵氏把安于陪祀在宗庙里。

  顿子牂想要事奉晋国,背叛楚国而断绝和陈国的友好关系。二月,楚国灭亡了顿国。

  夏季,卫国的北宫结逃亡到鲁国来,这是由于公叔戍的缘故。


公叔戍被驱逐的事应该和去年的传文连读,上文插叙了当初公叔文子宴请卫灵公,史鱼就预言了,公叔文子这样的行为会坑了儿子,因为公叔家有钱,而卫灵公贪婪,再加上公叔戍有年轻人特有的傲气,继承家业后必然不会乖乖听卫灵公的话,君臣矛盾必将爆发,果然!

晋国的事则和前文有些矛盾的地方,前文说赵鞅不认可董安于的建议,而这里梁婴父坑董安于,就是说董安于建议赵氏先手,董安于也背锅了,可见赵鞅在实际行动时,可能采纳了董的意见。这件事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六卿中,知氏一家独大,赵鞅是韩魏两家请回来的,三家关系应该比较紧密的,赵鞅为了平息知文子的问责,依然付出了董安于这位重要谋臣的生命。

顿子背楚事晋是实在不能忍受楚国的压榨吗?还是智慧、情报都严重不足?中原各国都已经看准晋国即将分裂的事实,纷纷背叛晋国了,顿国这时跑来抱晋国大腿完全是战略上的失误。






发布人:9c3b****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