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范母与苏母
2024-12-27 06:55  浏览:20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范滂是东汉末年名士,因“党锢之祸”而死,死时年仅三十三岁。说实话,我是因为苏轼才知道范滂的。范滂品德高尚如炬火,曾经照亮过苏轼的心,光芒不减,穿过历史的风云,一直亮到今天,我相信会到明天,直到永远。

范滂是因为“举孝廉”而被征召为官。在任期间,他对于那些不守规矩、不忠不孝、胡作非为的人,通通痛斥驱逐,不与其交往和共事。延熹九年(166年),范滂受到牢修的诬陷,被指控为“党人”,与其他党人一起被关入狱。

在狱中,范滂与审案官员据理力争,慷慨陈词。永康元年(167年),经过审判后,范滂等人被释放回乡。然而,建宁二年(169年),汉灵帝又大批诛杀党人,范滂再次被捕。地方官接到逮捕范滂的召令,不忍心逮捕范滂,为了不牵连他人,范滂没有选择逃亡,而是主动去监狱投案。

投案前,范滂辞别母亲,对母亲说:“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意思是,弟弟仲博很孝敬,足以供养母亲。我就要跟从父亲到九泉之下去了,这样我们一家人不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都有适当的安排了。只是恳请母亲大人,不要再想我了,割断这难以忍受的母子之情,不要过分悲伤。

范滂是举孝廉出身 ,为人最为孝顺,临走前最不能割舍的就是母亲,他劝说母亲不要悲伤。让我震惊的是范母不仅没有悲伤,一句话让范滂轻松上路,慨然赴死。范母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意思是你现在名满天下,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希望求得长寿,能同时得到吗?

范母绝非普通之人,范滂正直善良、品德高尚,一定与母亲的言传身教有极大的关系。在儿子为了正义慷慨赴死之时,范母的这句话让儿子离开时无牵无挂,成就千古美名。

苏轼十岁的时候,范母给苏轼读《范滂传》,苏母被范滂母子深深打动。苏轼听后,也深受触动,他向母亲问道:“儿若要做范滂,母亲许我吗?意思是如果我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您同意吗?苏母听后,为苏轼的志气感动,坚定地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意思是你能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轼十岁的时候,苏母就让他懂得了在大义面前,死亡应置之度外。苏轼满腹才华,拥有宰相之能,在官场上却一贬再贬。新党执政他被贬,旧党执政,他依然被贬,他成为了那个最不合时宜的人。苏轼为什么不合时宜,因为他心中始终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迎合朝堂上的任何派别,不为了个人私利而结党。他确实像十岁时说的那样,勇敢地做范滂。

范滂和苏轼二人今已流芳百世,但他们的母亲却没有名字留存于世。范母无名无姓,苏母仅知姓程。在中国古代,女性一直没有获得和她们的付出相当的社会地位,尽管如此,还是有范母和苏母这样的女性以人生大义教育孩子,为我们培养出了民族的脊梁。她们应该受到尊重,应该被后人永远记住。

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两个伟大的母亲说过的震人心魄的话语: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发布人:1a2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