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寻非遗,解乡愁
2023-02-01 10:12  浏览:137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探究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2022年12月至1月寒假期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曲阜师范大学古韵遗艺调研团14名成员分别在青岛、济南等地进行了对家乡非遗的调研,并为其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岁月沉淀遗老酒,酒韵悠长品人生

12月28日,青岛分队的队员参观了即墨老酒博物馆,就家乡的非遗——即墨老酒传统酿制工艺进行了实践调研。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品尝到了醇正的即墨老酒。 “跟洋酒的浓烈、辛辣不同,老酒入口绵软但有点涩,细品后是酸苦,咽下的时候先是辣,最后才会感受到满口甘甜。”旁边的一位品酒师傅如是说。队员李艺鑫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老酒虽然味醇且正宗,但很多青年人却不一定喜爱其焦香味,可以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改进酒的口味。对此工作人员提到,如今在老酒的生产过程中,专业人员已经在摸索如何既能保持历史传承的独特老酒特色,又创新出符合时代酒风味的产品,未来可能研制出“清爽型”即墨老酒。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们的生活中会酿出许多浓郁的佳酿,入口醇香,回味悠长。希望能在酒韵中品味生活,在平凡的人生中酝酿出波澜起伏的生活。

图为队员们参观博物馆的地下酒窖。

精益求精锻银器,匠心独运促传承

12月30日,济南分队的队员张兆媛、杨洪雷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南留张手工银器第六代传承人张振普的家中,对银器制作这项非遗进行采访调研。

张师傅说,银器制作工艺已有百年历史,他从小受家里熏陶,对银器制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决心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据了解,张师傅格外看中“创新”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让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东西能顺应时代发展,薪火永不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图为张师傅正在锻制银器。

所谓的传承不是噱头。他们用双手一步步丈量,手工制作与机器制作不同,每一把银壶上的纹路都是由人们一步一步刻画下来的。队员张兆媛抚摸着银壶,仿佛看到了百年前人们化银、锻打的样子,再看如今眼前的非遗传承人,感慨万千。

抚躬自问明方向,守正创新求发展

1月5日,淄博分队的队员们就家乡的非遗美食“周村烧饼”展开实践,通过参观当地博物馆、访谈传承人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了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同时针对周村烧饼在传承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周村烧饼“倚老”但不“卖老”,在传承老字号历史精髓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开发新口味、新产品乃至新业态,新创意和新产品层出不穷。由此,实践队员表示,老字号要永续传承、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传承有序、创新有道、保障有力,老字号才能基业长青,永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对博物馆以及附近居民发放非遗调查问卷,并对家乡的特色非遗进行宣传。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意识到,非遗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它的生命力既取决于岁月赋予它的沧桑,还取决于是否被人们接纳,非遗只有“近人”,才能“迷人”,只有密切连接现代生活,才能绽放更大的光彩。因此,队员们积极向大众宣传家乡特色非遗产品和制作工艺,通过制作海报、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宣传等方式,不仅提高了知名度,还激发广大群众关注非遗文化。

 


【广告】

发布人:971e****    IP:61.145.1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