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词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著名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青年时,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曾上书南宋朝廷,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采纳。后到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官。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迫害,最终退出政坛,抱憾而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词作充满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收复山河的豪情,倾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合称“苏辛”,但又不拘一格,一些描摹壮美山川、隐居生活的小令则风格明快、清丽,亦受到人们赞许。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丑奴儿》,又名《采桑子》,原为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关于词牌名,人们多认为出自汉代乐府诗《陌上桑》。此调宜于抒情与写景,既可表现婉约的风格,又可表现豪放的风格。《丑奴儿》除较常见的《采桑子》外,还有其他别名,如《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媚歌》等。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所作。题中的“博山”,位于今江西永丰,离带湖不远。辛弃疾此次游于博山道中,没有专注于风景,而是思绪纷飞,悲愁满腔。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他便在博山道中一道石壁上题了这首词。词作所表达的是词人对自己人生遭际和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这首词通篇言“愁”。上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而“强说愁”。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年时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又义无反顾投奔南宋朝廷。他是坚定的主战派,上书条陈御敌之策、训练士兵积极备战……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实现复国的大业。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则写“而今”历尽劫难,“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立志报国,却又报国无门,而且还落了个被弹劾、遭削职的下场。千般悲愁,郁结于心,不吐不快,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因为,他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说了又有什么用。最后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寓意极为深远。词人现在不想再说“愁”了,而是用“天凉好个秋”来表达此时的心情。谁都知道“秋”象征着什么,天凉了,秋到了,那么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呢?国家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读至此,不禁令人悲从中来,唏嘘不已。
全词构思新巧,以“愁”为线索,前后对比,层层铺展,言浅而意深,情真且委婉,别具耐人寻味的情韵,达到了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也正因为如此,这首词所表达的人生体验,具备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
撰稿:路英勇
诵读赏析:艾宝良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