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发起的
第二届“上海中法设计周末”正式启动。
21位法国设计师的64件作品齐聚,
为期两个半月的法国设计群像展拉开序幕,
网易设计作为战略合作媒体,
为您一一解析其中精彩亮点。
在现代设计发展史中,法国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时装珠宝,还是建筑家居,又或是工业设计,法国的教育、商业和社会环境都积极推动着设计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2020年,“上海中法设计周末”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首次策划、发起,旨在以设计文化为语言,为中法设计界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2021年,第二届“上海中法设计周末”于12月17日-19日正式启动,开幕展《设计初心:21位法国设计师群像展》、主题论坛、法尚“百般红运”新书发布、Gallery Sohe揭幕展《Oxymoron》、 Maison&Objet中国设计奖分享交流…… 众多精彩设计活动在12月第三个周末集中呈现。
设计初心:21位法国设计师群像展
2021年12月18日-2022年2月28日,为期两个半月的主题设计展——《设计初心:21位法国设计师群像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旨在向大众更深入浅出地介绍法国设计文化。
该展览由留法归国的中国策展人颜宓女士策划、在上海生活工作多年的法国设计师Margo Renisio女士担纲展陈设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袁由敏先生主持平面设计。
展览聚焦于家具和产品设计领域,汇集二十一位1920年代至今的法国设计师的64件作品,通过“先驱者”、“造梦者”、“为人民设计”、“女性创造力”和“东风西渐”5个篇章,梳理他们的设计哲学和价值观,描绘出一组生动的法国设计师群像。
1、“先驱者”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者,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夏洛特·佩里安(Charlotte Perriand)、皮埃尔· 让纳雷(Pierre·Jeanneret)并称为 LC 巴黎三剑客,在建筑空间与器物设计中探索出自己的设计理论;具有工程师背景的让·普鲁威(Jean Prouvé)将机械生产和现代工业工程设计美学引入家具中,在设计与功能之间找到完美平衡;而让·博艺府家(Jean Puiforcat)既是银器手工艺大师,也是雕塑家,积极推广装饰艺术风格在金银器上的运用。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是真正的先驱者。
2、“造梦者”
人们为什么要买设计品?当一件物品在满足功能需求之后,是否还能承载更多的想象力和艺术能量?对于一些设计师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用设计的语言来造梦,令人心向往之。法国设计教母安德烈·普特曼(Andrée Putman)的作品低调奢华,象征着法式生活的梦;时尚顽童让-保罗·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的跨界创作,是戏剧性的天马行空的梦;皮埃尔·夏宾(Pierre Charpin)沉迷于极简主义的诗意表达,营造出多彩的梦;而诺埃·杜尚福-劳伦斯(Noé Duchaufour-Lawrance)的作品则开启了自然与浪漫主义的梦。
3、“为人民设计”
他们相信设计可以改变世界,并用自己的方式为大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进行变革,从业超过半个世纪的马克·贝蒂埃(Marc Berthier)不仅开创了轻量化塑料家具的革命先锋,还教学指导了几代设计师;设计鬼才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的作品从平价到限量,几乎涵盖了现代人生活中所涉及的一切;罗南&埃尔文·布鲁克(Ronan & Erwan Bouroullec)兄弟以“模块化”设计主张席卷全球,被誉为斯塔克之后的法国设计代言人;而奥拉-依托(Ora-ïto)则是一位跨学科领域,从虚拟到实体都能玩转的70后设计师。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影响着普罗大众的审美观。
4、“女性创造力”
在男女比例悬殊的设计界,她们凭借女性独特的观察力和敏锐度,开拓出一片独特的天空。玛塔莉·卡赛特(Matali Crasset)是法国首屈一指的当代女设计师,她的作品拒绝强加于人的形式感,而是倡导“建立共同的生活方式”;以敏锐观察力著称、风格多元化的茵加·桑贝(Inga Sempé)善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来重新构想物品的可能性;曾经步入过政坛的康斯坦斯·吉塞特(Constance Guisset ),抱有童真的设计直觉,其风格精致且富有想象力;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比娜·贝特尔(Bina Baitel)注重感官设计,并把人与物的互动作为设计哲学,深入探索其中的关系。
5、“东风西渐”
当然还有扎根上海、对中国文化充满感情与敬意的法国设计师,他们大多在2000年前后来到上海,托马斯·戴伦(Thomas Dariel )以这片土地作为设计生涯的起点,带来充满法式幽默与想象力的设计语言;中法设计搭档明合文吉(Studio MVW)相信自然语言可以连接起当代的美学和生活方式,以家具设计作为切入点,让东方人文思想与西方设计语言交融共生;而亚历山大·查瑞(Alexandre Chary)自幼相信设计与工艺的密不可分,从苏式木作中获得灵感,东方美学在他手中以另一种形态重生。对他们来说,设计无国界的另一种解读或许就是灵感无国界。
设计分享:从《诗意的现代主义》
到《设计中的文化可持续思维》
作为“上海中法设计周末”及展览衍生活动,现场还同期举行了两场精彩的设计分享。 18号下午,首先由杭州Gallery Sohe主理人张琪先生带来题为《诗意的现代主义》的设计分享。
Gallery Sohe主理人张琪先生
喜欢建筑,也收藏各式各样的家具的张琪,为本次展览也借出了5件自己收藏的上个世纪上半叶的中古家具,分别是LC巴黎三剑客和Jean Prouvé设计的作品。在张琪看来,这些具有历史感的设计家具呈现出的状态,包含着时间的记忆,面对这些凝聚着设计智慧的家具,会让人产生美妙的想象,或许这就是它们的精神所在。
RKOne岏家居&Garlic Design
品牌创始人高健维先生
可持续平台GREENEXT创始人郑荭博士
此外,同样在法国旅居多年的RKOne 岏家居 & Garlic Design 品牌创始人、设计师高健维先生,可持续平台GREENEXT创始人郑荭博士,以及展览策展人颜宓女士共同带来的一场关于《设计中的文化可持续思维》的圆桌论坛。
《设计初心:21位法国设计师群像展》
展览策展人颜宓女士
论坛现场,他们分别从家具、服装等不同维度展开对设计与文化可持续的探讨,并与来宾们分享了自己在法国旅居时的经历与影响。
扫描二维码,聆听现场直播
(网易现场直播)
设计师的角色是什么?设计的初心是什么?自我实现、造梦、解决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也许正是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策展人们把问题的答案交给观众,通过20位法国设计师们的作品与设计折射出法国当代设计的风貌,借此与大众产生互动,共同享受一段跨越国家、语言与文化的设计探索之旅。
展期: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 —— 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逢春节假期闭馆)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88号罗奇堡空间三楼
参与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提前预约观展
第二届“上海中法设计周末”开幕
《设计初心:21位法国设计师群像展》
策划总监:
柯梅燕女士(Myriam Kryger),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
策展人:
颜宓女士, ⽶曰⼯作室主理⼈,法国⾥昂⼆大 “Mode & Creation”硕⼠,曾任《家居廊》杂志主编,专注于设计及生活方式领域的策展与传播。
展陈设计总监:
Margo Renisio女士,法国注册建筑师,博物馆学家,IDEAA3设计总监。
平面设计总监:
袁由敏先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九月九号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及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