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央行发布5月金融统计数据: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61.68万亿元,同比增长6.1%;流通中货币(M0)余额8.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56万亿元,同比多增2521亿元。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7万亿元。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7.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
非银存款大幅增加,M2回升至8.3%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M1增速连续处于低位,企业活期存款并没有明显超季节性现象。M2的回升主要缘于非银存款大幅增加,或与资金滞留金融体系、非银派生增多有关。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5月M2同比增速处于“8”水平,主要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和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适度两方面因素影响,从两年均值和人民币新增信贷同比多增看,年初以来,国内货币信贷环境较2019年略宽松,目前货币信贷环境仍有助于为经济恢复提供支持。
浙商证券表示,由于去年5、6月M2 增速均为11.1%,较高的数值意味着今年二季度M2 增速将持续承压,预计下半年或受基数影响有所回升。M1后续增速或将是继续走降的过程,回落速度可能超M2。M0增速回归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基本面处于确定性修复状态。
新增社融略不及预期,但结构较好
周茂华表示,5月新增社融略不及预期,主要受政府和企业债券发行下滑,银行表外融资继续收缩影响。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虽然较4月末有所回落,但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11%以上的较高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并不少,结构也是比较好的。
招商证券分析师廖志明预计,6月为本轮社融增速下行的阶段底部,或降至10.9%,下半年社融增速将相对平稳。
浙商证券表示,预计社融增速后续回落压力将有明显缓解,全年最低点预计在10月降至10.5%,11、12 月或有反弹,维持全年10.9%的预测值。
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李迅雷表示,5月份金融数据显示,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前5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590亿元,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0万亿元,在2020年应对疫情期间的高基数上多增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亿元,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得到比较强的支撑,支持经济持续恢复。
赵伟认为,企业中长贷高增,或部分缘于企业债券、非标融资需求转表内。5月企业债融资超季节性回落、尤其是城投债融资拖累明显,与发债条件趋严、地方债务增量控制加强等有关;叠加非标融资的持续收缩,部分融资需求或转向表内,进而对企业中长贷形成一定支持。
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
央行行长易纲今日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以稳为主,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李迅雷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力度和节奏把握得比较好,体现了央行强调的稳字当头和注重跨周期供求平衡。
浙商证券表示,当前货币政策以稳定为首要目标,采取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主要体现为信用收缩,即信贷、社融及M2增速的回落。但预计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或切换至稳增长,触发政策基调转向稳健略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