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70场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要点汇总:
新增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月20日0时至1月20日16时,北京新增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其中3例为昨日(19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
两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2022年1月20日16时,丰台区玉泉营街道万柳园小区近14天累计报告3例本土确诊病例;房山区长阳镇北广阳城大街8号近14天累计报告3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本市即日起将丰台区玉泉营街道万柳园小区和房山区长阳镇北广阳城大街8号定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中风险地区2个,为丰台区玉泉营街道万柳园小区和房山区长阳镇北广阳城大街8号。全市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19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1与18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属同一传播链
庞星火介绍,1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对1月19日北京市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为德尔塔变异株,与北京市1月18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病毒系列完全一致,属于同一传播链。
要进一步加强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近期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坚持人、物同溯同查,边流调、边管控、边检测。要进一步加强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严格冷链食品和包装消毒,做到不消毒不入库,不验核酸不入库,加密从业人员货物和环境核酸检测频次,确保不漏一人、不留盲区。
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需持3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上岗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郎志强介绍,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密市场领域常态化核酸检测,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由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调整为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
目前北京市现有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约3.37万人,均要求持规定时限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同时,实施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持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种记录上岗制度,对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从业人员及时组织接种第三针疫苗。2022年以来,累计核酸检测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及共同居住者13.42万人次。
同时,持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包装、生产经营环境预警监测,各区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每周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对农贸市场、食品生产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酒吧、单位食堂要求每7天开展一次环境核酸检测;对餐馆、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要求每30天开展一次环境核酸检测。2022年以来,累计核酸检测各类食品及包装7.26万件,食品相关生产经营环境56.6万件。
持续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专、三证、四不”管理要求,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销售,不得与其他食品混放贮存和销售;对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无核酸检测证明、无消毒证明、无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予生产加工和上市销售。按照“谁拆包、谁消毒”的原则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做到“不消毒、不入库”,“不验核酸、不入库”。同时,持续推广应用“北京冷链”追溯平台,2022年以来,已流通进口冷链食品2.39万批次,共计6万余吨。
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密市场领域常态化核酸检测。本市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由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调整为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共同居住者核酸检测频次由每30天检测一次调整为每15天检测一次。餐饮单位(含酒吧、食堂),食品生产单位,超市、便利店等食品经营单位,美容美发场所从业人员由持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调整为持10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并组织开展全市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全覆盖大检查,严查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冷库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严禁采购、使用、存放来源不明、资质不齐、未经检测的进口冷链食品。对发现的国产、进口冷链食品混放混卖,进口冷链水产品冒充国产销售,进口冷链食品检测证明与货物批次不符等问题,将依法从严从重、顶格查处。对因不遵守进口冷链食品防控要求造成疫情传播或引发重大疫情传播风险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