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正式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公报说,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上世纪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0,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今天,我们祝贺中国人民消除了疟疾。”WHO总干事谭德塞说,“随着这一宣布,中国加入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行列,向世界表明,无疟疾的未来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消息公布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寄防所”)的全体员工相当振奋,作为疟疾防治的“国家队”,这么多年的努力获得了来自国内外广泛的认可。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之一,WHO把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
消除疟疾之路
中国是WHO西太平洋区域三十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该区域已取得这一地位的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1981年)、新加坡(1982年)和文莱(1987年)。
寄防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下属唯一不在北京的二级单位。对此,寄防所所长周晓农解释道,像疟疾、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几乎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这也是将寄防所设置在上海的原因。
据WHO的数据,2019年,全球疟疾病例约为2.29亿例,死亡病例40.9万例。其中,WHO非洲区域疟疾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90%以上。周晓农表示有一个说法,在全球每2秒钟就有一位小于5岁的儿童死于疟疾。
周晓农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疟疾在中国和非洲都广为流行。他说,他们做过一个统计,在80年代之前,中国的疟疾发病率在万分之二百多,同现在非洲的疟疾发病率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比有些非洲国家还要高。但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疟疾的发病率持续下降,到了2000年,疟疾的发病率在大多数疟疾流行县降低到了万分之一。
周晓农继续表示,此后全国进一步强化了对疟疾的监测和响应,发病率进一步压缩。到了2014年,疟疾的病例仅分布于云南和缅甸交界地带, 2017年之后就再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了。
消除疟疾认证是WHO对一个国家无疟疾状态的正式承认。如果一个国家以严格、可信的证据证明,至少在过去连续3年内,由蚊子引起的本地疟疾传播链在全国范围内已被阻断,并且具备较强的监测响应能力,即达到WHO消除疟疾的标准。授予无疟疾认证的最终决定由WHO总干事根据独立的消除疟疾认证专家小组的建议做出。
向非洲传授经验
中国在消除疟疾的过程中,制定了“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策略,探索总结出疟疾报告、调查和处置的“1-3-7”工作规范。所谓“1-3-7”工作规范,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消除疟疾工作模式,正式写入WHO的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
2014年,中国当时已经进入消除疟疾的第4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寄防所开始与非洲同道开始讨论中非如何加强合作对抗疟疾。
周晓农表示,中国的经验在中国获得了成功,但如果直接搬去非洲,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于是,他们首先选择了坦桑尼亚一个20万人左右的社区,进行“1-3-7”模式的转化研究。
周晓农说,起初模式的第一步“1”在当地就碰到了巨大障碍。坦桑尼亚当地没有信息系统做支撑,疫情通过填写疫情卡进行上报,不用说1天,“疫情卡三个月汇总起来就很不容易了,一般都是半年汇总起来的”。同时,因为感染疟疾的患者众多,也不可能把每一例都当成疫点来处置。
于是他们因地制宜,将“1-3-7”模式改成了“1-7”模式。所谓1就是雇佣当地的卫生员,或者是当地的志愿者,相当于中国此前的驻村医生,每天在村里开展排查发热病人,发现有发热病人,就立即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
在当天的晚上将一天的筛查结果进行集中分析,一旦发现某一个地区发病率特别高,就在7天内对这个重点地区进行局部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群体化疗,所谓群体化疗就是上门发药,把全村的疫情能够控制住。
周晓农表示,通过这样的工作方法,三年下来20万人的社区发病率下降了80%以上。他说他去访问当地老百姓时,都会用中文说“您好”。他们此前几乎每家人都得过疟疾,但自从这一项目开展后,患疟疾的人就很少了,所以老百姓相当欢迎中国专家。
而WHO专家组以及资助这一项目的盖茨基金会对寄防所这一项目结果做了高度评价,也希望寄防所持续坚持这个工作,让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非洲大地上落地生根。
在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对全球抗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周晓农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们在坦桑尼亚的项目也因疫情封锁而暂停2个月,但在解封之后迅速行动,把之前工作迎头补上。同时,WHO也敦促各国在疫情中也维持防治疟疾等的基本卫生服务,降低因新冠疫情对全球防治疟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