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动态 » 其它展会 » 正文

    陶冬:美通胀见顶,中国刺激措施加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1 11:38:11   浏览次数:1007  发布人:0b87****  IP:61.145.05.***  评论:0
    导读

    上周的交易日被复活节缩短了,但是央行的活动清单却是长长的。加拿大和新西兰央行先后加息50点,被视为美国大码加息的前奏。美联储高官继续大谈加速加息的必要性,中国人民银行则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欧洲央行决定政策不变,不过肢体语言上就显得温和慎重。在联储不断传出的加息预言轰炸中,债市抛售持续,十年期国债利率升至2.83%,为2018年12月以来的高位,而两年期国债利率变化不大。收益率曲线重新拉阔的主要原因

    上周的交易日被复活节缩短了,但是央行的活动清单却是长长的。加拿大和新西兰央行先后加息50点,被视为美国大码加息的前奏。美联储高官继续大谈加速加息的必要性,中国人民银行则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欧洲央行决定政策不变,不过肢体语言上就显得温和慎重。

    在联储不断传出的加息预言轰炸中,债市抛售持续,十年期国债利率升至2.83%,为2018年12月以来的高位,而两年期国债利率变化不大。收益率曲线重新拉阔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预计联储缩表时将大量卖出十年期债。股市调整较债市小,不过资金亦见流出。俄乌冲突升级,加上市场担心供应短缺,布伦特原油价格再次升上每桶110美元。欧洲央行鸽派示人,欧元跌到欧债危机时候的水平,日元更跌至2002年以来的新低。美元汇率DXY突破100心理关口,为2002以来的巅峰(疫情触发恐慌时,美元汇率曾有片刻的冲高)。通胀升温,黄金价格上扬。第一轮法国总统选举揭晓,马克龙和勒庞入围第二轮角逐。芬兰和瑞典接近完成加入北约的程序。

    美国通货膨胀再创四十年新高。3月CPI同比上涨8.5%,核心CPI上涨6.6%,两个数字均为四十年新高,也超出了分析员预测的中位数,但是数据细节内容中出现了部分改善,供应链相关的物价上涨从年初开始回落,本期继续回落,其中二手车价格大幅下挫。住房通胀也有回稳迹象,其中租金上涨环比0.4% vs上期的0.6%。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物价上涨也变得温和,餐厅价格上涨环比回落到0.3%,酒店回落到0.4%。不过,包括能源与食品的CPI在3月份大幅上扬。汽油价格飙升18%,为2009年以来最大的单月升幅。食品通胀达到8.8%,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油价又传导到中下游行业,机票环比上涨了10.7%。

    笔者相信,美国CPI和核心CPI在3月份已经见顶,物价仍在上升之中,但是上升幅度开始趋缓。去年年初疫情所带来的基数效应开始消失,将令通胀数字下一个台阶。去年断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已经大致修复。工资上涨最猛烈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令服务业的成本压力得到舒缓。但是美国CPI仍会在高台上徘徊,租金周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劳工市场人手短缺的问题并没得到解决。俄乌危机之下石油价格易升难跌,能源短缺局面仍然存在。中国华东地区疫情,可能催生出新的产业链供应问题。所以笔者判定,见顶后的美国CPI依然在停留在远远高过联储政策目标的2%水平。

    通货膨胀见顶,并不足以改变联储积极加息和回收流动性的决心,联储候任副主席布兰纳达在演讲中继续大谈货币环境正常化,继续暗示较快地加息和缩表。很显然,联储去年的缓慢反应,使它失去了如同2014年推进加息时候的空间,无法按部就班地行事。5月3~4日加息50点或更多的机会甚高,这将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1年首次大码加息。货币当局不仅要管理经济,更要以此表达政治立场。

    几乎所有华尔街大行下调了美国经济今年的GDP预测,有几家投行更警示衰退风险,笔者深以为然。美国经济和房地产业已经习惯于超宽松货币环境和超低利率水平。如果政策利率如布兰纳达预言的那样年内回到中性水平(市场共识是2.4%),笔者认为美国经济是无法承受的。美国早在今年底,晚则明年中就可能出现衰退迹象,而CPI仍在3.5%~4.5%水平起落,这是一个必须警觉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也做出了政策性调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点。降准力度低过市场预期的50点,利率维持不变,4月份等量续作MLF。在全世界都进入货币政策趋紧的时候,人民银行放松货币政策,政策宣示意义浓厚,不过动作幅度非常审慎。央行的政策思路十分清晰,就是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来推低LPR报价,借此鼓励民间投资和居民买房。

    中国人民银行此轮操作的核心节点,是银行的中介功能。唯有银行愿意借贷,央行的政策意图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过去几年,由于银行不愿在下行周期承担风险,借贷活动并不顺畅。今年年初更遇到了新的问题,哪怕银行变得主动,实体经济中愿意接受贷款的企业却不多,何况银行还做了很多数字把戏。

    从同业存单和十年期国债到期利率看,市场流动性相当充裕,央行已经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情,只是流动性的传导机制不畅通。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进一步宽松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政府需要从其他政策发力。笔者相信,货币政策只是新一轮刺激措施的先头部队,新的进一步的措施会将逐步落实。

    华东地区因为疫情所出现的经济活动停滞、物流出现卡顿,对当地经济的冲击巨大,并顺着供应链开始向全国经济蔓延。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中国政府需要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制止过度封闭,确保交通干线通畅,并运用更坚决的财政支出来维持经济稳定。结构性改革是必须的,稳定经济和市场的预期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

    相对于美联储的坚决鹰派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坚决鸽派,欧洲央行就显得更温和甚至犹豫。欧央行在上周的例会上,维持政策利率在-0.5%不变,确认于第三季度结束资产购买计划,重申在终结QE后“不久”启动加息。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背后是乌克兰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高通胀/低增长造成的两难。如果说语调上的新意的话,那就是行长拉加德强调增长下行的风险和通胀上行的风险一样大,昭显了货币当局对局势不稳定性的担忧,拉加德更用增长风险“显著增加”来描述能源危机构成的不确定性。关于市场传言的欧央行暗地准备的“危机工具”是否存在,拉加德不予证实。

    尽管欧央行维持了缩减购债(taper)结束后不久开始加息的说法,拉加德强调政策行动取决于届时的数据,既包括通胀数据,又包括增长数据。笔者相信,欧央行首次加息会在12月发生,并在2023年再加三次,每次一码,预期由于增长前景在短期变得模糊,欧央行未来几个月的语境也会变得更模糊。

    本周的重要数据不多,焦点放在中国第一季度GDP和欧元区PMI。法国第二轮总统选举在4月24日举行,马克龙与勒庞的政治立场南辕北辙,选举结果对法国政策乃至欧盟未来走向都有重大的影响。美股成分股盈利和乌克兰局势也需要关注。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b87****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