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规划师关彦斌探索双碳背景下的城镇低碳发展之路
2023-02-10 12:13  浏览:126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自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被提出,由此拉开了中国低碳城镇建设开始大力推展。相关研究表明:城镇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当人均GDP处于10-18万时会进入低碳发展拐点,即进入碳达峰时期,城镇低碳发展会陷入发展瓶颈,城镇碳排波动变化,难以继续下降。在双碳目标之下,规划师关彦斌对城镇低碳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城镇低碳发展影响要素

社会要素、设施要素以及基质要素是影响城镇低碳发展的主导要素。社会要素强调人文活动因素在城镇低碳建设中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来自城镇产业结构、城镇居民人口以及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设施要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等。基质要素主要指城镇抵抗碳干扰能力的强弱,强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碳汇能力提升。

基于城镇低碳发展影响要素,本文构建“1+3+7”的三级城镇低碳发展体系。目标层为碳中和,系统层为社会要素、设施要素以及基质要素3大类,准则层为城镇产业体系、城镇人口体系、居民生活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路网交通体系、市政设施体系、生态固碳体系7项。

城镇低碳发展研究路径

技术路径分为3步:首先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和超效率SBM评估模型对城镇碳排放量和碳效率进行评估,分析城镇低碳发展规律;其次运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低碳发展体系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城镇低碳提升体系中各因素层与目前城镇低碳发展的作用关系及影响程度,从而明确主导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定量控制;最后在低碳建设路径上确定城镇低碳建设的管控体系、建设时序与开发模式。

对于城镇低碳发展研究路径,规划师关彦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落实“重点+一般”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低碳指标管控,借助其全方位一体化规划管控的特点,结合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管控技术,落实“重点管控+一般发展”的分层级管控体系,构建动态双管控体系,实现定量评价,方便监督管理。

2)坚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对顺德碳效率影响最大的是基础设施体系。要坚持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规划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覆盖度和功能复合度。顺德应改变原有产居混杂现状,转型为城镇产城融合。以技术创新要素为驱动,提供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强化产学研一体化链条。

3)推行TOD4.0站-城-人一体发展模式。碳达峰初期的顺德进行低碳发展建设应优先考虑的因素有城镇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路网交通体系、生态固碳体系4项,要将4项要素统筹考虑,取得“1+1>2”的效果。顺德地处大湾区,是广佛同城一体化建设中重要一部分,在大湾区一体化趋势的作用下,要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对区域融合带动作用,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要早日迈入碳达峰实现碳中和,不仅要降低碳排放,更需要提高碳效率,避免盲目降低碳排放导致城镇发展失衡,要整合各类影响要素进行统筹推进。正如关彦斌所说:“在国土空间层面落实对规划管控体系、建设开发时序、城镇开发模式三方向上的低碳指引,引导城市高效率低碳化建设,早日达到碳达峰,尽快突破碳达峰瓶颈,最终实现碳中和。”


【广告】

发布人:64a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