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解读三苏家风的关键词,解锁苏东坡的精神脉络和文化密码
2024-01-29 21:01  浏览:296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苏东坡的性格,苏东坡的精神脉络和文化密码,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原生态家庭。

换句话说,苏东坡的性格源自家风。

一本好书魅力在于,往往开篇第一句话就把故事的结局告诉了读者,即使读者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却依然有兴趣一页一页将小说读下去。

绝妙的叙事方式,首次出现的叙事观点,第一章节“眉山”二字就把读者请到主人公对面的椅子上落座,并跟随着作者的笔墨沉浸在三苏家风的风向情节中,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三苏家风》是三苏文化研究专家、畅销书作家刘小川与三苏文化学者刘寅联袂著述的全新力作。

全书以苏东坡在家乡眉山先后生活近二十六年的历程为主线,聚焦于苏东坡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岁月。

眉州是苏轼的故乡。他青年时离开,之后的仕途之路身不由己,此后无论他在哪里赴任或是被贬居,都没能再次踏上故土。他与儿时形影不离的兄弟各自漂泊,聚少离多,直到生命的终点,最终埋葬异乡。

苏轼在离开眉山后写的诗词中,含“梦”字的有352首之多,其中很多是梦归家乡的诗。眉州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起点,也是他“夜来幽梦忽还乡”时的梦中归宿。

眉州是苏轼的故乡,是苏轼的精神家园,是苏轼的梦里水乡,是苏轼诗词才华与精神人格的源头,更是苏轼得以在漫长的人生里抗拒人生无常的原动力。


眉山市青神县中岩寺,据说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唤鱼池畔苏轼与王弗的塑像

苏轼在眉州有近26年的生活经历,而且是三个时段参差的加数之和。

第一段是苏轼从出生到第一次出川前的整个眉州生活,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春三月,苏洵携带大儿子苏轼和二儿子苏辙,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去汴梁寻梦的足迹,时年苏轼21岁。

第二段是二十七个月,原因就是苏轼的母亲去世,苏氏父子从京城赶往眉州,苏轼兄弟遵循古礼治,为母亲丁忧守制二十七个月。

第三段是在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在汴京去世,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为父亲丁忧守制二十七个月。

这三段眉州的生活,加起来总共是25年半。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古香古色的大门掩映在高大的银杏树下

在此后近四十载的宦海人生中,苏轼虽然再未踏上过故乡的热土,但故乡的山水,眉州的味道,苏家的家风却真正陪伴他走完了66年的风雨人生。

书店里能看到的有关苏轼的书籍,可谓是琳琅满目,有给苏轼立“传”的,有解读苏轼诗词的,有品读苏轼人生的,尤其是传记类,叙事手法宏大,但苏轼在眉州的生活以及苏家的家风,这类书却很少,也很少有作者触及。

刘小川《三苏家风》正好填补了苏轼形象在书店分门别类的空白,该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引,采用故事化笔法对“三苏”的家风故事进行追溯、合理想象和立体还原,穿透历史迷雾,为读者揭开“三苏”家庭的神秘面纱和文化密码。


《三苏家风》,插图与目录

该书带领读者从源头和根系上把握苏轼的精神脉络,领略“孝慈仁爱、读书正业、轻财好施、非义不取、不残鸟雀、心系百姓……”的苏家教育风范。

同时,作者以饱含哲思的笔触,追古溯今,把苏氏家族优秀的家风家教理念根植当下,给予当今年轻父母诸多家教启示。

全书内容精彩有趣,格调清新洒脱,语言诙谐风趣。既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又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指南。

苏轼做官四十载,仁慈无边,大爱无疆,源头是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传承三苏家风,弘扬三苏文化,培养浩然正气。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虽颠沛流离,却一步一景,活得快意潇洒,无论坦途还是低谷,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闲庭信步与人生信条。

苏东坡的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超然、旷达,就是与生俱来的眉山气质与三苏家风吧。


刘小川“三苏家风”之我见

本书作者刘小川多年研究三苏文化,创新性发现连接苏东坡及其家人之间的几条精神脉络,帮助读者从源头和根系上了解三苏文化,明晰苏轼的精神世界,赓续三苏家风不变的魂脉。

本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但核心C位依然是苏轼。围绕苏轼,一幅眉州画卷徐徐展开,平铺在读者眼前。

画卷上有眉州的青山,有穿流而过的岷江,有苏轼的家人、苏轼的发小、苏轼的老师、苏轼的兄弟姐妹,苏轼的同事朋友,苏轼的良师益友,还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场景,也有生离死别天各一方的感人时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眉山的气质自带“修身于家,为政于乡”的buff加持。

眉山地处成都平原的南部,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的腹地,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一代又一代耕读传家,自有一股诗书气,以至苏轼也毫不掩饰地说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辙说:“凡眉之士大夫,修身于家,为政于乡,皆莫肯仕者。”眉山人并不愿意出去做官,读书主要为了修身齐家,让家乡和谐、兴旺起来。

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每逢春耕,眉山百姓便合作生产,挑两个读书人,指挥全城共同耕耘。至秋收,按劳分配,穷人多一些,富人少一些,损有余而奉不足。


四川眉山风光

苏轼先后在眉山生活了近二十六年,风俗、道德、学问,三位一体,形成了他的价值观。

他对家乡评价极高:“吾州之俗,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雕版印刷,眉山是当时全国三大中心之一,家家户户有藏书。著名的孙氏书楼藏书数万卷,屹立了三百多年,有唐、宋皇帝题的金匾,蜀人皆仰望焉。

眉州境内自有一套民间秩序,乡人共守之,乡规民约培育了良好的民风。来此赴任的官员,若是顺应民意,百姓会记录他的事迹,并为他长久地祝福。

如若不然,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有的官员抱怨眉山人“难治”,苏轼说,这叫“易治而难服”,毕竟眉山人几百年来读书明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眉山市三苏祠内的披风榭,南宋诗人陆游在这里写下《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

公元1024年,苏涣(苏轼的伯父)考中眉山城第一个进士。眉山人欢欣鼓舞,从此纷纷翻过秦岭到中原,考进士,走仕途,服务国家。

其后,1057年,苏轼、苏辙连同十三位眉山学子同时中了进士,仁宗皇帝惊呼:“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

两宋三百余年间,仅眉山县就有进士九百零九人,他们为政于四海,许多官员享有政声。眉山也因此成为天下皆知的进士之乡。

苏轼去世后七十余年,陆游骑着驴子过剑门关,过成都,专程拜谒苏轼老家。他行走于眉山的大街小巷,看到的是“其民以诗书为业,以故家文献为重,夜燃灯,诵声琅琅相闻”。

陆游深有感触,为眉山留下一首著名的诗作《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广角镜头下的三苏祠

祖父苏序的耳濡目染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老城区的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经过历年添修,现占地百余亩,是蜀中久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

三苏祠内有两棵600多年的银杏树,一棵依然在萌发新枝的千年老榕树,是苏轼当年亲手栽下的吗?三苏祠内保存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上万件文物和文献资料,还保存很多清代因为纪念苏轼父子而修建的古建筑。

原生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更加是如影随形,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苏东坡的精神源头在爷爷苏序和母亲程夫人。”中国能有苏轼,苏序、苏洵、程夫人都功不可没。其中,爷爷苏序是对苏轼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在苏轼成长的经历中,亲人的陪伴塑造了苏轼日后的人格,诗意又随意的爷爷,人过中年发愤图强的父亲,温柔善良勤俭持家的母亲陈夫人,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乳母任采莲。

这些如山的男性和如海的女性的形象铸造了苏轼健全的人格。


三苏祠内的千年老榕树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乳母任采莲的描写,可谓浓墨重彩,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照顾了苏轼大半辈子,不离不弃,以无言的陪伴给予了苏轼最大的支持。苏轼善待乳母、厚葬乳母,就是高尚伟大的三苏家风。

任采莲,苏轼母亲的陪嫁丫头,来到苏家时才十几岁,却将自己的一生完完整整地交给了苏家。苏轼被贬黄州后,任采莲还在照顾苏轼的饮食起居,并最终病逝于黄州,享年72岁。

赵郡苏轼子瞻之乳母任氏,名采莲,眉之眉山人。父遂,母李氏。事先夫人三十有五年,工巧勤俭,至老不衰……元丰三年八月壬寅,卒于黄之临皋亭,享年七十有二。十月壬午,葬于黄之东阜黄冈县之北。铭曰: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气无不之也。

这篇短小的文章是苏轼为乳母撰写的墓志铭文。墓志铭不是谁都能写,更不是谁都能获得的。士大夫替人写神道碑或墓志铭,价钱可观。

苏轼一生写的墓志铭寥寥无几,他自己说:“独铭五人,皆盛德故。”这五位盛德之人,如欧阳修、司马光、张方平,他不收亲属一文钱。

其他亡人都是家人,王弗、任采莲(苏轼乳母)、杨金蝉(苏辙乳母)、王闰之。王公贵族,高官巨贾,千金万金请不动囊中羞涩的苏轼。

书中对祖父苏序的描写篇幅是厚重的,也是全面的,这是其他书本中看不到的视角。

作者刘小川也自信地说道:“把这祖孙(苏序、苏轼)二人方方面面仔细打量,展开抽丝剥茧的分析,找到几条关键性的连接线,九百年来,本书是头一回。”


眉山三苏祠内的银杏扫黄地,美哭了游客和摄影师

苏轼写过一篇回忆祖父的文章《苏廷评行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公(祖父)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刘小川先生《三苏家风》中对苏序描述,大多出自苏轼亲笔撰写的《苏廷评行状》。

刘小川严谨执笔、考据史料、谨慎用词。书中写道,苏序本身就是识字的,而且也是一位虽非顶流的民间著名诗人。光冲这一点,就值得为作者点赞。

这让人想起了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对苏序不识字的记述,相比之下,林语堂《苏东坡传》里的文字太过于理想化,甚至有不切实际的描述和浮夸的表述。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三苏家风》考据精良、合理想象,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近千年年眉山苏家的神秘面纱和文化密码,更准确地说,就是“三苏家风”,这也是本书的标题。


三苏祠内的听荷轩

历史学必须插上文学的翅膀,才能飞进千家万户。

苏序是眉州本土诗人、民间诗人,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想写就写,很随性,也很随意。

苏序主要写人事,从庙堂到山水之间,书中用“诗瘾大”来形容苏序,“形象思维异乎寻常地发达”来形容他,也是十分也是颇有个性特色。

苏轼自小看爷爷写诗,吟诗,对于写诗也是写出了诗界巅峰。且性格也随爷爷,敢于在课堂上“指点”老师的得意之作。再想想苏东坡,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也写到哪里的性格,也是有着他爷爷洒脱的风范。

苏轼晚年谪居海南儋州,一直后悔一件事:未能将爷爷的诗篇记下来,他和爷爷一样,太随意了。

苏序还是一位业余的时事要闻评论员,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县城小官吏,他都喜欢开播评论。苏序很有智慧,“不学《老子》而与之合”,“从心所欲不逾矩”,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开阔生活,犹如苏东坡的“生存预演”。


眉山市三苏祠鸟瞰全景图

苏序幼时宽松的家庭氛围,在苏轼、苏辙这一代也得以延续。从书中篇篇故事之中可以看到,活泼调皮的小苏子瞻形象。

随时都可以接触大自然的玩耍,尽情地发挥动手能力,关键时刻不护短。读者可从中看到苏东坡是如何一早就释放了天性,被培养了独立性,内驱力绵绵不断的。

令人意外的是“眉山苏家的家风,不乏尚武之风。”苏轼有诗云:“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苏轼的爷爷苏序,不只有智慧,营造了很好的家庭氛围。不只与家人,与周围邻居,甚至在当地也是响当当令人爱戴的人物。

这一点,苏轼也有学到,他一生北上南下,广泛交友,后至海南儋州,仍旧写诗交友,朋友近千。苏轼能享富贵,能安贫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家庭氛围。

三苏家风,道德也是长风。

苏序干了一件事,眉山人口口相传,传了几百年。他积粟数千石,装满了好多粮仓,城里人以为他想囤积居奇,等灾荒年来了,把粮食抛出去,卖高价,赚大钱。

邻里问他,他不解释。他又念念有词,原来他在掐算天气,顺手摸摸小孙儿苏子瞻的冬瓜脑袋。


三苏祠内东坡盘陀像

第二年,眉山果然闹天干,庄稼都枯死了,人心惶惶,有人节衣缩食;有人想逃荒,逃到成都去。

城里的几家粮铺趁机哄抬粮价,于是菜价也涨了,肉价翻了几番,小河沟的鱼虾被摸光,大河的鱼躲起来了,连麻雀都飞走了……

面带菜色的人们议论纷纷:“囤粮大户苏序有何动静?恐怕是要卖高价喽,黄澄澄的谷子一担担挑出来,那白花花的银子啊,流进城西的苏家去。”

然而,苏序竟然开仓散粮,救济亲戚、邻居和贫困户,平抑物价。这是真的。苏老爷子笑呵呵站在屋檐下,人们觉得他伟岸而仁慈。眉山人奔走相告:“苏老爷子放粮救灾啦!”

“急人患难,甚于为己。”四十多年后,苏东坡在杭州建“安乐坊”,看病不收钱,救了千百个染上瘟疫的人。

在广东惠州时,苏轼自掏腰包,还动员弟弟拿出珍藏的宝物,买了四十条大船,为当地人建了两座桥,桥成之日,全城狂欢三日,以至于世事写诗记载:“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苏轼贬谪惠州时,大力推广“秧马”技术,减轻了农民在田间的劳累。他还免费设计广州的自来水工程,没日没夜地干,解决了广州十万户的饮水问题。

祖孙二人行事,好像商量过,其实这就是优秀家风的延续和传承。欧阳修的话值得重温:“苏家先辈,邻里称仁。”

从囤粮却放粮救灾的苏序苏老爷子,到恳请减赋税,走到哪里都为当地人民谋福的苏轼。眉山苏家一直都有着利他主义的长风。

苏序的形象有外溢效应,从家族、家庭扩展到市井,传播到乡村。这对成长中的苏轼、苏辙有难以测量的精神感召力。

苏轼说“祖父气量甚伟”,苏轼记述祖父的文字最多,情感最深厚,单凭传下来的史料,他就三次用了“伟”字。有些话他是对朋友讲的,朋友记下来,著书传之后世。

真正的善良者不求回报,苏序、程夫人、苏轼,都是利他的典型。


这个角度看三苏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母亲程夫人的言传身教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是苏轼读书写作的引路人,她指导孩提时代的苏轼读《汉书》,讲汉代英雄人物的故事,培养孩子的英雄情结和爱国情感。

苏轼一生忠君爱国,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诗词,潜意识里的忠爱思想就是童年时受到的三观最正、最具正能量的家庭教育。

程夫人还是指导抄书的人,苏轼小时候就在母亲指导下抄完了整部《汉书》。一部《汉书》呀,那可是洋洋洒洒八十万字的大著作啊,苏轼一生竟完整地抄写过三次。苏轼之所以成为宋代大书法家,程夫人功劳不小。

成年以后,怀揣着科举入世的梦想,苏轼父子三人出走眉山,可是操劳过度的母亲旋即撒手人寰。所以,后来每次抄写《汉书》,苏轼总会想起母亲“武阳君”程夫人。

情绪的起伏乃是笔底的波澜,母亲的音容笑貌总是会浮现在眼前,苏轼也将对母亲的思念和回忆写成最深情的文章。


苏轼晚年远谪海南儋州,追忆往事,儿时的记忆清晰得就像昨天的事情,凡是时隔久远而自动浮现的,就叫刻骨铭心。

家风,首先是家里的和风,三苏家风两个字:仁、孝。《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便是苏轼晚年在海南儋州回忆起母亲的谆谆教诲时写下的,节选如下: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堂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这是一篇杰出的寓言散文,第一层记叙作者母亲因吃斋行善,故不伤害小动物,禁捕雀鸟,任其生长繁息,使众鸟不畏人 捕而与人亲近,实际上起到保护鸟类的作用。

全篇讲的是爱鸟的故事。究其深意,在于一个“仁”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所要创造的和谐社会,不仅人和人之间要和谐相处,而且人与动物,植物也要和谐相处,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特殊的意境。


三苏祠内苏宅古井

三苏之家,其乐融融,其情洽洽。

苏轼和弟弟苏辙关系很好,两兄弟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挂念着对方。兄弟二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诗文酬唱寄赠很频繁。苏轼中秋怀人之作,大多是为苏辙所作,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绝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手足之怜念,离别之伤感,人生宇宙之哲理写成极品。

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兄弟二人在徐州相聚,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回赠其兄,写欢聚的喜悦和即将离别的伤感。

苏家人不但手足情深感人,其对于外人也是仗义疏财、救人为难,为政勤廉、心系百姓。善良、慷慨、仗义。优良的品行德政,都体现在一桩桩一件件为民的好事之中。


三苏祠的风雨时光记忆


小轩窗,正梳妆

而对于情感,书中也活灵活现地讲到了苏轼与其夫人王弗相识相亲的故事。讲得新奇又有趣,这也是之前未曾了解到的。

1054年仲夏,十九岁的苏轼在眉山老家迎娶了同城十六岁的王弗。有趣的是,他们成婚后的第二年,十七岁的苏辙和眉山史家的姑娘成亲了。

苏洵和程夫人让两个儿子在家乡眉州成亲,自有深谋远虑:将来苏轼、苏辙远赴汴京求取功名时,不必再牵挂婚姻大事。

苏东坡《上韩太尉书》:“自七八岁知读书,及壮大,不能晓习时事,独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自三代以来,颇能论著。”

小城信息闭塞,不知时事,于是向书本发力,向历史发力。二十岁左右时,苏轼就已形成了思维穿透力,后来数十年持续发力。

古今好作家,无非具备两种力:穿透力、表现力。萨弗兰斯基名言:“回到历史是为了获得一段助跑,以跃入当下。”


苏家的南轩是相通的两间大书房,苏洵用一间,苏轼、苏辙共用一间。苏家三父子,常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从书桌旁争到饭桌旁,有时程夫人也会发表几句她的意见。

这眉山城西的一家子,真是举家向学呢,书本面前又一律平等,不以父为尊,不以子为贱。王弗和史氏很快就融入其中了,闲时手中总有书卷。

王弗的小轩窗斜对着苏轼的书窗,她每日对镜梳妆,总要瞅瞅院子对面的丈夫。苏轼婚前从不睡懒觉,婚后也没有养成贪恋床笫的习惯。

晨光初露,他就悄悄离开了温香留人的被窝,到南轩“默诵”或抄书,等父母都起床了,他才开始朗声诵读。

王弗毕竟才十六岁,新婚燕尔,两情相悦,她也希望丈夫瞧瞧她呢。小轩窗镶嵌着她的头,她白里透红的脸,她歪着脑袋梳理乌黑头发的俏模样。

她多么希望夫君的目光从书卷上挪开啊,瞥她一眼也好。及至苏轼真的抬头,冲她笑笑,她的心花和容颜之花就一齐绽开了。


院里的水井、竹子和挂满枝头的红红的荔枝,物性通人性,分享着苏轼与王弗新婚的美好。相同的微笑,也出现在更为年轻的苏辙夫妇之间。

钟灵毓秀的“千载诗书城”眉山孕育了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就占了三席。其中,尤以苏东坡成就卓越。

苏轼的人格和风骨亦跨越千年,泽被后世,这些都与苏氏一家醇厚、优秀的家风关系密切。

苏轼的价值观是在眉山形成的,刘小川《三苏家风》融“史实、诗情、哲思”于一炉,以故事化笔法和诙谐风趣的语言,披露苏东坡从风华正茂的少年到文采斐然的成年的成长历程,立体化呈现三苏家风家教故事。

总之,阅读此书,不仅进一步了解苏轼的“成功密码”和豪迈人生,还增进了对古典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可谓是受益匪浅。


小话诗词

国学大师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苏轼横空出世,扛起文化大旗,这大旗的辉煌超过汉唐。

家风、学风、文风,三风合为长风,惠及华夏子子孙孙。苏轼自信满满地说:“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北宋以后读书人,没有不读苏轼的,因为他的诗歌早已出现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科书中,成为莘莘学子朗朗书声中的永动的音符。再过一千年,中国人还是要读苏轼的。

刘小川《三苏家风》,一本值得种草的好书。借用作者刘小川的话语,为这篇荐书推文画上一个句号吧。


三苏家风是什么?它不是贴在墙上的陈规戒律,而是温情脉脉的情感力量:

它是苏序“仗义疏财、救人危难”的仁慈达观;

是程夫人“勉夫教子,底于光大”的温良恭俭;

是“父师检责惊走书”的严厉恳切;

是“忆弟泪如云不散”的手足情深;

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诗书风雅;

是“奋厉有当世志”“许国心犹在”的满腔爱国热血和风骨;

是“孝慈仁爱、为政清廉、非义不取、心系百姓……”的大家风范。


《三苏家风》

刘小川 刘寅/著

《三苏家风》以苏东坡在家乡眉山先后生活二十六年的历程为主线,聚焦于苏东坡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岁月,以丰富的史料为引,采用故事化笔法对“三苏”的家风故事进行追溯、合理想象和立体还原,穿透历史迷雾,为读者揭开“三苏”家庭的神秘面纱和文化密码,带领读者从源头和根系上把握苏东坡的精神脉络,领略“孝慈仁爱、读书正业、轻财好施、非义不取、不残鸟雀、心系百姓……”的苏家教育风范。同时,作者以饱含哲思的笔触,追古溯今,把苏氏家族优秀的家风家教理念根植当下,给予当今年轻父母诸多家教启示。全书内容精彩有趣,格调清新洒脱,语言诙谐风趣。既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又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指南。

【作者简介】

刘小川,三苏文化研究专家、畅销书作家,眉山市作协主席,已出版畅销人物传记集“品中国文人”系列、“品西方文人”系列,单行本《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以及《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叙述一种》《刘邦传》《李煜传》《李清照传》《先贤与中国》《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等作品,被读者们亲切地誉为“传记文学革新者”“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普及人”等。

刘寅,青年作家,三苏文化学者,已出版《探秘苏东坡》《初仕凤翔》等作品,多年来颇受读者喜欢。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发布人:66d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