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6厂走过了55年的奋斗历程。
作为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主力军,7416厂在共和国的发展中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秦岭山中,灞水河畔,白鹿原下,半个多世纪以来,7416厂干部职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敢于拼搏、无私奉献。他们背负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为打造一流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做出突出贡献。
长剑列阵,随令即发。
辉煌成就五十五载,他们与国家、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他们迈着铿锵的步伐踏上新征程,朝着新时代中国前进的方向砥砺前行。
启航:闯出固体动力一番天地
“醉”美蓝田,这里传说是女娲补天的地方,也许是千年的机缘巧合,7416厂在这里开始了他们与“天”有关的事业。
1966年6月6日,按照党中 央提出的“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重大决策,七机部批准四院7416工程代号,组建蓝田基地十六号工程筹建处,7416厂由此正式诞生。从此,7416厂的创业者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开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栉山风沐秋雨、住破庙饮泉水,远离亲人、远离城市,其中艰苦之滋味、创业之不易,令人难以想象。
从1966年第一批选点队员来到这里组建“063工程”第二筹建处,到1974年5月小型发动机装药线的建成,7416厂历经8年时间的建设,使新中国第一座规模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在群山的掩映下、在干部职工的手中巍然矗立起来。
创业不易,但那一代航天人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在一张白纸上策马扬鞭,硬是闯出了一番天地。
可喜的是,关于7416厂建设的好消息纷至沓来:1984年春,7416厂建厂以来首次承担的国家重点型号任务远地点发动机,成功将我国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承担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研制生产单位,7416厂荣获陕西省科学大会成果奖,该发动机获得国家质量金奖殊荣。
在历次阅兵中,7416厂参与研制生产的型号产品盛装亮相,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和实力。
……
7416厂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不仅得益于一群为固体动力事业默默耕耘和奉献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更得益于社会各级对7416厂的全力支持。
创新:在不断超越中奋力前行
面对国家安全需求的新变化,我们既要敢于亮剑,也要重视铸剑。7416厂坚定履行好党中 央交给的使命任务,坚定聚焦于强军主责主业上,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成败,在于奋斗。7416厂从零开始到第一次跨越用了30年,到第二次跨越用了12年,到第三次跨越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而第四次跨越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跨越的背后,是该厂连续多年深入推进高效科研生产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扎实成效,在这其中,科研生产的效率、效能、自动化水平和安全质量保证能力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2005年,7416厂完成了三线调迁,在西安近郊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装药总装生产厂区。新生产线不仅在工艺上有较大的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还研制出一批具有突出技术进步点的装药专用设备,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精、尖的仪器设备,形成了立式化、连续化、机械化和数控化的生产线,使研制水平、批生产能力全面提升,体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满足了航天战略发展的需要,更为工厂建立起了崭新而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2020年11月2日,国内最大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7416厂新的生产工房完成装药,与之匹配的是国内最大的固体推进剂浇注系统。两个“国内最大”的叠加并非偶然,7416厂不断在刷新自我中奋力前行。
55年来,7416厂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特别是“十三五”以来,7416厂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重大创新项目竞相涌现,在一些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实现了大型固体运载分段发动机精准对接、精确控制、精细绝热等专业技术,参与研制国内最大的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极大提升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工艺技术水平。
一项项独立自主设计,都代表着固体动力装药行业的先进水平,体现出了7416厂“创新与制造”的独特力量。
7416厂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攻关了多项重大瓶颈工艺技术,工艺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以型号研制生产任务为背景,该厂充分抓住集团公司开展工艺振兴的契机,承担并完成了7项集团公司重大、共性工艺研究项目,解决型号研制关键重大工艺瓶颈,为工厂跨越式增长夯实技术基础。
55年来,7416厂先后获得技术专利33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百余项,“高能装药线新工艺技术研究及实践”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百余项。
改革: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7416厂紧跟国企改革的步伐,在提质增效中激流勇进,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7年,7416厂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在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同时,不断保持工厂的活力和生命力。
该厂不断壮大主营主业项目,探索实践事业部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机制。
7416厂聚焦核心优势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推动精细化工、高性能薄膜材料和固体推进剂综合应用等主导产业领域,实现窗膜项目、高性能挠性覆铜板项目等主营业务板块规模和效益同步跨越。
目前,高性能窗膜材料已成为该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一张名片,遍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让山由窗膜“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年,7416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获得一个个“国字号”荣誉:中国行业十大诚信品牌、中国十大玻璃窗膜、中国防爆膜十大品牌、国际窗膜协会全球第九家制造商会员……
该厂通过加速新旧动能转化,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筑梦:凝聚奋进新时代磅礴力量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烛照奋进征程。
7416厂广大干部职工在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在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中,孕育形成了该厂特有的文化精神:国家至上、精益求精、不畏艰险、荣辱与共。
这16个字反映了7416厂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历史文化和行为准则,也是所有干部职工用实践行动、理想信念生动写就成的。
昨天,我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今天,我们铸就国之重器,打造国家名片。靠的就是这种精神,这是时代留在7416厂身上的印记。
在科研生产一线,党旗与国旗相映成辉。党的十八大以来,7416厂生产任务连续实现重大跨越,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新的重大成就,以新的跨越腾飞继续推进航天强国伟大事业。
薪火相传、初心如磐,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7416厂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坚决担当建设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把我们对党和祖国的忠诚铭刻在星辰大海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