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近年来,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收付款习惯,我国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消费者在景区、餐饮、超市等场所消费时会出现被拒收现金的现象。对于老年群体,现金支付的比例还是较高,拒收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一、员工培训,做好宣传
利用开会时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确保营业网点人人必知。
二、网点宣传,强化公众意识
支行在营业大厅摆放有关整治拒收现金行为的宣传折页,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的宣传标语。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完业务之后向客户进行宣传和讲解,让消费者了解自身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
三、走上街头,户外宣传,扩大宣传范围
支行宣传人走进社区、市场、商户门面,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口头讲解等形,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宣传活动。市民评价此次活动时说,这样的活动接地气、通俗易懂,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更是损害了我们对于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市民、商家了解了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强调了人民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地位,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农发行牟平区支行将继续扩大整治拒收现金的宣传,为营造良好的流通支付环境努力。(农发行牟平支行 林倩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