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李海桦(左一)到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玉林人民法庭调研家事审判工作。本报记者 吴琪 摄
“玉州区人民法院整合人员、资源和平台力量,在玉林人民法庭设立家事案件审判中心集中审理家事纠纷,组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有力推进家事纠纷多元化解。”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智能物联技术高级主任工程师李海桦参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玉林人民法庭时说道。
在玉林法庭,李海桦实地走访了家事法庭、家事学堂、心灵驿站等场所,详细了解玉州区法院“1﹢2﹢3﹢4>10000”家事审判模式和“1213”家事纠纷化解工作法。李海桦说,玉州区法院将司法审判与家庭教育、社会帮扶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家事调查、心理疏导、判后寄语等机制,在化解家事纠纷时注重多元调解、释法明理、判后答疑,让当事人胜败皆服,推动家事纠纷预防在早、化解在小,这些做法很好,值得肯定和推行。
李海桦建议,玉州区法院要持续推动家事审判和少年审判队伍建设,加强家事少审法官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培训,强化专业审判能力;推动建立“司法﹢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机制,对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父母或司法帮扶的未成年人建立个案档案并定期回访;推进普法宣传进村屯、进社区、进学校,通过审判工作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司法之力护航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记者:吴琪 | 通讯员:吴祖励
见习编辑:杨鸿|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斯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