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根本没想到包工头会在欠条上写个假身份证号码来糊弄我们,多亏检察机关识破了诡计,帮助我们讨回工资。”近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下称“道真县”)检察院检察官唐竣钦收到当事人向某这样一条微信消息。
7月15日,向某等人焦急不安地走进道真县综治中心,向工作人员讲述他们被欠薪的经历。原来,两年前,向某等十余人到韩某承包的项目工地务工,完工后韩某未及时结清工资,在向某等人多次催讨下,韩某才出具欠条载明相关事实,还写下身份证号码。此后韩某仍未按时付清工资,向某等人准备起诉时才发现韩某在欠条上留下的是虚假身份信息。根据向某等人的陈述,综治中心认为此案属于民事支持起诉线索,遂向道真县检察院移送了该线索。
在对向某等人的支持起诉申请进行审查后,7月18日,该院受理该案,由轮驻综治中心“12309检察服务窗口”的唐竣钦承办。“民事案件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此案的关键是查清楚韩某的真实身份。”唐竣钦根据向某等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和有效信息,向公安机关核实韩某的身份信息,发现多人与韩某同名、同村,经过核实手机号码和比对户籍系统内韩某的照片,最终锁定了韩某的真实身份,其身份证号码与欠条中书写的身份证号码仅出生年份相差一年,其余数字及排列均一致。
为尽快帮助向某等人拿到工钱,唐竣钦将支持起诉与矛盾化解同步推进,一方面依法支持向某等人起诉,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另一方面通过检调对接平台,联合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法官,组织向某等人与韩某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检察官、法官从法理和情理角度向韩某释明其法律责任,并提醒向某等人以后注意核对欠款人的身份信息。
7月24日,韩某与向某等人达成协议:今年9月30日前付清9000余元工资。法院确认后以调解结案。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作者:林建安 龚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