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出台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新政策。从今年6月1日开始,电价机制从保底收益转向市场波动,这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挑战,也给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带来了机遇。
由于市场电价的波动将出现更多的套利空间,新政策也将为工商业用户降低用能成本。我们来看记者在江苏、湖北等地的调查。
在湖北襄阳,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把厂区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和用电负荷接入了虚拟电厂平台,通过参与电力市场来获得收益,降低成本。这座“没有烟囱的电厂”已经带动当地上百家企业完成用能升级。
国家电网襄阳虚拟电厂项目负责人 闫寒:“把企业的用电负荷聚沙成塔,形成调节资源削峰填谷,同时通过电力市场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达到8%,未来将继续扩大虚拟电厂的覆盖范围,包括充电桩和工商业储能、楼宇空调等多种资源。”
在江苏苏州,今年就有8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交了上网交易的接入申请。而在去年,仅有两家。
国家电网苏州虚拟电厂项目负责人 刘珊:“这个政策调整之后,它有获利的盈利方式。储能,包括有一些充电桩、新能源的企业,比较容易接入我们的虚拟电厂。”
专家预计,未来三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接近三峡水电站的装机。
国网南瑞集团虚拟电厂专家 郑涛:“整个(虚拟电厂)企业的获利空间也比较大,到现在年均应该翻了一番,我们预测今年可能还会比较大幅增长。”
新能源电量全面入市后,实现发电侧接近80%的发电量,以及用户侧80%左右的用电量进入市场,电力交易将变得更加的频繁。而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调度员和交易员也开始在电力市场上岗。
在山东,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而一片云或者一阵风,都有可能导致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波动,带来挑战。在山东电力调度大厅,AI调度员正在协助工作人员进行负荷预测。这位具身机器人名叫“调度小诸葛”,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精准执行负荷预测、故障研判、下达调度指令等多项调度职责。
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 周蕾:“明天全省大面积回温,请问最高负荷能到多少?”
AI调度员:“预测明天山东电网全网用电最高负荷为8900万千瓦。”
这位AI调度员已掌握了300亿条的历史数据,利用大模型的技术,模拟电网调度员的思维方式进行自我学习。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发,出现了大幅温度波动,AI调度员融合气象实况、卫星云图、高分辨率地形等多元多模态信息,开始参与负荷的预测。
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 周蕾:“这条红线就是AI大模型的预测结果,蓝线就是实际的负荷,整体来看综合准确率在99.75%。”
这条负荷预测曲线将被披露到电力交易平台上,交易主体可以在平台上查看。根据电力供需预测现货市场电价走势,合理报量报价。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