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如何缓解育龄群众的“婚育焦虑”,培育新时代优良家风,弘扬健康积极的新型婚育文化?在这场由重庆市计生协联合新重庆客户端、重庆日报传媒举办的“树婚育新风,建幸福家庭”——2025“渝见幸福”演播厅访谈活动中,或许能觅得答案。
7月9日,在世界人口日即将来临之际,来自大足区委、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开州区计生协、忠县计生协的5位专家走进重报集团新闻传媒大厦演播厅,共同聚焦“构建新型婚育文化”这一命题,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实践经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座谈会现场
活动伊始,相关人员共同参观新重庆客户端展示区。重庆市计生协专职副会长冉茂盛主持座谈会,号召大家为构建新型婚育文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碰撞思想、贡献智慧。访谈嘉宾纷纷表示,将承担建设新型婚育文化的使命,倡导树立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专家们齐聚演播厅
本次活动以深度访谈和个人分享的形式展开,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大力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树立积极的婚育观念,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重庆市大足区委副书记罗晓春透过大足石刻的千年历史底蕴分享传统优秀婚育文化,揭示婚姻是跨越代际的生命传承和责任接力,讲述温情包容和智慧引导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最后,介绍大足区在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实践,呼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体系,传播婚育新风,建设幸福家庭。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永宜教授深度剖析当下青年们婚育意愿低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阐述重庆师范大学如何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与师范教育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途径,为新型婚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样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家庭教育学院(重庆市家庭教育学院)院长杨宇孛则通过温馨细腻的讲述,以“家”的文字释义为源点,从家是遇见、家是底气、家是希望等角度,分享对“家”的内涵理解,将中华民族家文化中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娓娓道来。
重庆市开州区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谭显东向大家分享开州区借助实施中国计生协“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这一契机,通过五项举措,并积极开展万达开云区域合作,让新型婚育文化逐渐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重庆市忠县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成杰从忠县2300多年的“忠文化”传承中,为大家深入解读独具特色的婚育文化,分享忠县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宣教路径、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婚育文化服务体系等举措和成效。
据悉,本次活动录制视频将于近期在新重庆客户端陆续推出,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参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来源:重庆市计生协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