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科院之声不定期手绘一张“科学史小画”,为大家介绍一段科学史和其背后的故事。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云计算、超算、数据中心在我们身边为大家服务。但或许大家还记得,上世纪我国尚未掌握高性能计算机制备技术的那段历史。 当时为了寻找石油,我们国家必须要引进高性能计算机。外国 政府批准同意将高性能计算机出口到我国,但是提出了苛刻的前提条件——这套高性能计算机只能用于石油勘探,不能另作他用。 不仅如此,高性能计算机运到中国之后,必须安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里面,机房钥匙由外国工程师控制,工作时的一举一动,机房外面的外方工程师都一目了然,所有的运算数据外方工程师都看的清清楚楚……
这样的场面任谁看了心里不憋着一口闷气。而现实情况是,石油勘探、气象、地质等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高性能计算机。“玻璃房子”深深地刺痛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神经。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很快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开发研制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计算机便是这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次“863青年会”上,有人把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称为新世纪的曙光,于是开发研制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计算机这个项目被命名为“曙光一号”。
这个项目的主持工作落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的头上。以当时中国的科技和工业水平研制“曙光一号”,相当于“无中生有”——既没有做过高性能计算机的人,也没有研发生态和产业链,需要一个小零件往往很长时间都难以配齐。
在这种艰难的研发条件下,研究团队决定分派两支队伍,一边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一边在国内探索实践,两方同时着手进行攻关。外出求学的科研人员一边省吃俭用,一边拼了命地学习先进技术,日日工作到深夜。
“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的每个处理器没有主从差别,能平等地执行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响应中断请求、运行用户程序、完成对储存和外设的访问。
“曙光一号”的研发进程在两方的共同努力下走上了快车道,真正研发时间不到一年,“曙光一号”诞生了,投资经费仅200万人民币。
1993年10月29日,“曙光一号”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被认为是“863计划”信息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同类计算机的国际先进水平。“曙光一号”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超级计算机从向量型计算机到并行计算机的突破,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数十年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不断追赶并领先世界水平,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我们熟悉的超算中心、云计算等等,都是我国一代代科研人员在前辈的基础上努力接续奋斗而来的,也让我们不再受到“玻璃房子”的牵制。
2023年9月,图灵奖得主、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杰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在采访时称,“中国超算能力可能超过了所有国家。”
作者:秦显韩,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博士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