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每天喝它,患流感几率减半!秋季要常备哦~
2023-09-30 09:52  浏览:54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不但口感独特,茶叶还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老年人常喝茶,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体质虚弱的人多喝茶,还能防流感……

常喝茶可护血管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一项研究发现,喝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分析了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与喝茶的关系,随访了6年的时间。

结果显示,长期坚持饮茶的人HDL-C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

HDL-C是一种“好胆固醇”,它对应着“坏胆固醇”——LDL-C。

LDL-C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HDL-C则正相反,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实际上这都是茶多酚的作用。

茶多酚是一种防腐剂,可以抗氧化、抗炎,还能改变血液的黏滞度、降低血脂、使血管弹性变得更好,防止微血管发生破裂,长期食用会使心脏、血管变得更加健康,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

多项研究证实喝茶的好处

01

防癌2020年7月,一篇发表在Advances in Nutrition(营养学进展)上的伞式荟萃分析根据目前的证据总结出一个结论——喝茶真的可以预防癌症,尤其是口腔癌。

饮用任何一种茶的人,与不饮茶的人相比,口腔癌风险均有降低。 

这可能与茶叶中的抗氧化剂、多酚或儿茶素等成分有抗癌功效有关,但饮茶防癌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还需要更多实验的验证。

02

降低糖尿病风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纳入482425名无糖尿病成年人和30300名糖尿病患者进11.1年随访分析发现:

  • 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都喝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8%。

  • 在糖尿病患者中,与从不喝茶者相比,每天都喝茶的患者全因死亡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分别降低了10%和12%。

但需要注意的是,喝茶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药物作用。

03

抗衰老茶中富含抗氧化剂,有助强化老年女性的腿部肌肉组织,能抗衰老,还有助平衡胆固醇含量,保持体重。

04

有助防流感2020年11月,日本福冈女子大学国际人文学院饮食与健康研究学者发表在《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劳动领域多部门队列研究表明,绿茶对流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喝茶越多,流感感染风险越低。

研究结果表明,与几乎不喝绿茶的组相比,几乎每天喝绿茶的组,流感感染风险明显降低39%;绿茶饮用越多,感染风险越低,二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

通过有无预防接种的分析发现,未接种疫苗组中,几乎每天喝绿茶的人,流感感染风险降低52%,接近于流感疫苗一半的预防效果,作用显著。

喝茶应该注意什么?

01

不要喝浓茶茶水过浓容易引起心脏不适,因为茶叶中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

同时,如果大量喝浓茶,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会阻碍铁的吸收。

02

不要空腹喝茶空腹饮浓茶时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等“茶醉”现象。

03

不要一把茶叶泡一天一方面,茶叶冲的次数多了就品尝不到茶香了;另一方面,长时间浸泡在温度较高的水中,会使得茶叶中的维生素、茶多酚、黄酮等营养成分氧化降解。

建议使用小茶壶或带滤网的茶杯冲泡茶叶,做到水茶分离。茶叶冲4~5次或没有味道时换掉。

04

茶叶不要不洗就泡乌龙茶往往以陈茶居多,普洱茶饼也是年份越陈香气越浓。

饮用这类茶之前通常要先用沸水快速洗一下,约10~20秒,再把头泡茶水倒掉。

这样既能去除陈茶表面杂质,又能给茶加温,利于茶香挥发。

05

只用沸水泡茶其实并非每种茶叶都要用沸水冲泡。

黑茶、红茶、乌龙茶可以用刚煮沸的水冲泡,茶香会更浓郁。

绿茶是未发酵茶,茶叶较嫩,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故适宜用80~85℃的水泡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以避免营养成分的流失。

此外,趁热喝茶容易灼伤口腔及胃肠道黏膜,并不是个好习惯,建议茶泡好后稍微放置一会儿,到温度适中时再喝。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CCTV生活圈、人民网科普、养生中国等。

发布人:92d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