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音乐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教师与教师
2024-02-29 03:30  浏览:2378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数据的更新速度越发快捷,且信息体量越来越大、结构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人类教师的认知能力很难对持续不断的信息更迭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必须利用外在的智能技术设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思考,这将催生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人工智能+教师”的双师协同教学形式,即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育机器在课堂中共同承担教学工作。

此种教学模式下,人类教师在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将交给人工智能“教师”来解决,如对信息的记忆、计算、存储,对图像、音频、文本的识别与分析等,而对于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情感教育、人文关怀等教学任务,则由人类教师承担。“人工智能+教师”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音乐教学的现实需要。

2022年版《艺术课标》可见,艺术课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将音乐、美术合归为艺术课程,还将舞蹈、戏曲和影视等“新三科”加入其中,艺术课程的融合性得到空前的增强。此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为止,如何有效贯彻实施2022年版《艺术课标》对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短时间内,国内高等院校所培养的音乐教育师资水平与新艺术课程所需要的通才型教师可能仍相差甚远,因此,师资匮乏是推进“新三科”面临的首要困难与问题。要想解决这一实际难题,或许还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

在技术加持下的音乐教师,借助人工智能设备后其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以新艺术课程为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弥补音乐教师在“新三科”课程实施方面的技能短板。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下,人工智能“教师”可包揽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任务,如在音乐编创课程中,音乐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作曲工具,将学生输入的鼓点与旋律自动进行整合,创作出新的旋律与鼓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有绘画需求,音乐教师可利用智能作画工具,它将根据深度学习技术优化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往往依靠教师、学生的主观意识给予评分,这样的主观色彩可能会加大教育不公的概率,并且传统教学评价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少了过程性特点。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大大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学生课堂行为分析、课堂表现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某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从而做出准确的评价。

艺术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艺术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由于人工智能目前尚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能力与道德准则,所以仅仅依靠人工智能“教师”进行艺术课程教学是不完善的,此时人类教师可与人工智能“教师”进行互补,对学生进行有情有义、充满温度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人文关怀,这也是人工智能音乐教育课程中人类教师的特殊定位。

发布人:13bb****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