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山山水水都留有总书记的足迹!”“福州,有福之州,最好的年华相聚在最美的福州,值得!”“‘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真正走进社会,才能更好地感悟社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马行迹实践队员们在实践结束后纷纷发出感慨。
2023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组建专项实践队——青马行迹实践队,积极响应福州市团市委“好年华,聚福州”研学活动,前往福建省福州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支团队、1个主题、7个日夜、7个调研点、15堂现场思政课、2万字调研报告……跨越1000多公里,从岛城到榕城,青马行迹实践队探索城市发展奥秘、感悟千年古城魅力,赓续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
领悟思想精髓,汲取奋进力量
从“战略擘画”到“重大实践”再到“赓续奋斗”,数字福州、海上福州、闽剧振兴、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在福州市委党校,青马行迹实践队参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深入学习福州的重要理念和生动实践。
走进鼓岭,追寻跨越百年的“鼓岭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实践队指导教师王鹏翔为大家带来一节生动的思政课。在“千年柳杉”下,聆听蒲天寿家族的鼓岭故事;在加德纳展示馆前,寻访加德纳先生的儿时故园;在万国公益社,回忆中外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典范。
深入基层社会,感应时代脉搏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实践队在实践中思考,在行走中与最为真实的基层社会发生碰撞、交叠和融合,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街边商户、市场小摊、居民住户……实践队分为若干小组,深入福州街头巷尾,聆听基层声音,了解最直观的福州蜕变。针对居民生活基本保障、实体店与线上销售现状、外来人口就业政策等问题,实践队员与福州市居民热情交流,并一一记录,形成调研总结。
走访千年古城,探寻文化密码
青翠榕树亭亭如盖、明清古建白墙黛瓦、名人故居灿若繁星,穿梭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实践队员处处可以找寻到历史的印记。
“像你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就是几百年前居住在这里人走的路。”跟随文儒闽菜馆店主的脚步,实践队走进了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叶观国故居。三坊七巷街区十分重视保护修复,全程邀请专家指导,且修复工作尽量不破坏古建本体,做到‘修旧如旧’,保留古调神韵。
一路走来,实践队员遇到了来自上海、安徽、江苏、四川、福建等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游客,通过与游客的交流,实践队员广泛了解着不同游客来到三坊七巷所见所闻和所感,了解着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着古城发展的难题和前景。
调研民营企业,欣赏高新技术
有序运行的偌大车间,摆放整齐的机床设备,有条不紊的工人作业,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还有交织在一起的金属的切割声、锤打声和碰撞声,青马行迹实践队走进福建合盈机械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机床的运作流程,看高新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佳话”。
制造业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创新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几百项发明专利,上千个就业岗位,持续更新迭代的设备,走向海内外的市场,公司通过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公司生产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
守护绿色生态,绘就幸福家园
绿色发展,铺就社会最美底色,实践队走进福山郊野公园,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奥秘。在郊野公园内,实践队员走访环卫工人,看到垃圾分类在福州落地实施;观察设施基建,切实感受到公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无限可能。
实践队员孙娜烨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表示,“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真正走进‘山水福州’,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感触。立交桥外立面爬藤植物绿化、人行道特色绿植的设置,让我更好地思考了城市如何和谐构筑人与自然的关系。”
研学感悟新思想,挺膺担当新征程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在闽江学院团委书记王艳婷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闽江学院参观学习。在闽江学院党员学习室,实践团队与王艳婷及闽江学院团委学生干部开展主题座谈会,引导实践队员学习互鉴,指引实践队员学习成长与自身发展。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在实践中思考,在行走中成长。聚焦新时代福州市的发展与蜕变,青马行迹实践队深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八一七”公园、闽江学院等实地进行调研,探索福州市在“3820”战略工程指引下的发展,关注到福州市政治、文化、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建设的成果,在行走中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在实践中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指导老师:王鹏翔 马祥艺】
【作者: 罗梦妍 荆雨悦 刘艺婉 孙娜烨 刘松鹤】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