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品“橘颂”•见“精神”
2023-08-28 05:44  浏览:82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橘    颂

  屈原〔先秦〕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橘树啊,你是天地间的嘉美之树,天生就适应楚地水土。

禀受重付,誓愿永生在楚,再不迁徙。

你深情忠贞,根深蒂固,不肯迁徒。

你碧绿的叶,素洁的花,意态缤纷,那样可爱,令人心喜。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脩xiu,姱而不丑兮。


层层绿叶间虽长有刺,橘果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黄的甜橘,色彩错杂相映,璀璨迷人。

你外表鲜亮,内心洁白,好似可托付重任的贤人。

南国的橘树啊,你气韵芬芳,仪态万千,浮翠流丹,端丽冠绝,拥有脱俗的美质。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恰似有志少年,气质与众不同。

你独立于世,不肯随意迁徒;志向高远,令人欣喜。

你意志坚定,不朝秦暮楚;心怀磊落,不谋私利。

你遗世独立,不媚时俗;高洁自爱,不随波逐流。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您坚守清心,谨慎自重,不曾有罪愆过失。

无私的品行,与天地相合,与日月同辉。

但愿,我能与橘树同心并志,一起度过漫漫岁月,你永远作我的良师益友。

橘树啊,你善良美丽而不邪淫,性格刚强又有纹理。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树,你这么年轻,却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美德,可与伯夷相媲美。我要把你种在园中,永远作为我人生的榜样。















注 释

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嘉:美,善。

橘徕服兮:适宜南方水土。徕,通“来”。服,习惯。

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禀性、天性。

壹志:志向专一。壹,专一。

素荣:白色花。

曾枝:繁枝。

(yǎn)棘:枝叶丛丛,芒刺尖利。

抟(tuán):通“团”,圆圆的;同“圜”(huán),环绕,楚地方言。

文章:花纹色彩。

:斑斓,明亮。这两句是说橘子皮色青黄相杂,文采斑斓。

精色:鲜明的皮色。

类任道兮:就像抱着大道一样。类,像。任,抱。

纷缊宜修:长得繁茂,修饰得体。

姱(kuā):美好。

嗟:赞叹词。

廓:胸怀开阔。

苏世独立:独立于世,保持清醒。苏,苏醒,指的是对浊世有所觉悟。

横而不流: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

闭心:安静下来,戒惧警惕。

失过:即“过失”。

秉德:保持好品德。

愿岁并谢:誓同生死。岁,年岁。谢,死。

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离,通“丽”。

梗:正直。

少:年少。

师长:动词,为人师长。

行:德行。

伯夷:古代贤人,纣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对周武王伐纣,与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认为他是贤人义士。

置:植。

像:榜样。








创作背景

《九章·橘颂》是屈原早期作品。有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所作(援引《列子》中“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的说法)。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以南国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赏 析

《橘颂》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表面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

全诗分两部分。

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

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

前、后两部分各有侧重,又融为一体。

诗人以四言的形式,用拟人手法,艺术的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赞颂橘树,借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第一部分

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








诗人接着以精彩的笔致,勾勒橘树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层层枝叶间虽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是“精色内白”,是光彩照人、美丽美味的无数“嘉果”。

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是如此“纷緼宜修”,是如此堪托大任。

这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嘉树”的自豪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


从对橘树外在美的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内质),表达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

橘树,却不是这样的。它年岁虽少,却抱定“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








诗中“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

它在颂橘中突然揽诗人自己入文,表达诗人愿与橘树长相为友,象橘树那样面对严峻岁月。

这种写法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一起。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








全诗境界在此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下,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爱国志士的精神象征。

诗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沟通物我,融通古今。








清人林云铭赞此诗,“看来两段中句句颂橘,句句不是颂橘,可见(屈)原与橘融为一体,彼此互相辉映,有镜花水月之妙” 的奇特境界。

从此,南国之橘便蕴含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爱国的内涵,广为人们歌咏效法。这一独特的贡献,仅属于屈原。宋刘辰翁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始祖”








屈 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

端午,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演变成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甜橘拉丁名:Citrus reticulata

芸香科 Rutaceae · 柑橘属 Citrus

别名:宽皮桔、宽皮橘、柑、柑桔、桔、桔子、橘、橘子、橘子花、砂糖橘







橘生淮南,美味可口。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柑橘,可以给我们提供营养物质、调配香水和高级化妆品,平时吃的零食、饮料也都有柑橘酸甜可口的味道。








家乡荆州,至今仍流传有金桔的传奇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观音菩萨身边一个童子,化作青年下凡,带着南天门外的金果走遍神州大地,拯救民间疾苦。

一天,他来到环境优美的大山脚下,把金桔果种在土墩上。








秋天,树上结满了累累金桔。童子把金桔送给贫苦百姓,并教会他们培植方法。







百姓们吃了金桔后得以延年益寿,此后把家乡甜美的柑橘奉为吉祥果,称它橘果。








发布人:62cb****    IP:117.173.3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