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第一手信息!热议2021年聚烯烃新增产能抢先看!热议
2020-11-17 17:01  浏览:183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聚烯烃的困境,并不是现阶段无休止的震荡,而是后期无休止的扩能。

聚丙烯(PP):

企业名称产能投产时间原料来源
天津石化炼油改造配套项目20初步计划2021年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30初步计划2021年甲醇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初步计划2021年甲醇
中韩石化扩能项目30初步计划2021年
青岛金能新材料有限公司45初步计划2021年丙烷
福建古雷石化30初步计划2021年
浙江石化二期项目90初步计划2021年
徐州海天石化大庆海鼎项目10初步计划2021年外采
辽阳石化新建项目30初步计划2021年
青海大美煤业有限公司40初步计划2021年煤炭
合计345

表1:2021年PP预计新增产能表(万吨/年)

2020年至今,用一个成语来形容PP——原地踏步。单纯相较数据,2020年 1月2日,中国塑料城PP市场均价为9511.4元/吨左右;时至11月16日,这个数字来到9551.8元/吨,跨越300余昼夜变幻,价差却不足百元,其中,4月初由炒作熔喷布获取的非理性涨幅,也早已跟随疫情的消散化作泡影。究其原因,供应起到了相当的阻碍作用,与硬胶及与工程料下半年持续性的货源紧张截然相反,PP这两年背负了太多的供应压力,即便华亭煤业、东明石化等装置皆因疫情推迟投产,可截止目前,PP实际投放产能仍达到了535万吨之巨。展望2021年(见表1),从初步计划观之,投产345万吨同比存在明显下降,不过,对于供应本就充盈的市场而言依旧如火上浇油,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供应这块庞大的蛋糕,下游的胃口却并不好,一方面,环保政策加压,市场开始将目光投向可降解塑料;另一方面,快递包装限塑政策出台,或逼迫行业对PP膜料进行洗牌。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PP总产能将超过3000万吨,而市场需求仅2400万吨,届时PP势必呈现产能(尤其是低端料)严重过剩的状态,市场竞争将日趋白热化,PP能否在博弈中寻找突破口,现在来看不太乐观。

聚乙烯(PE):

企业名称产能投产时间装置类型
宁波华泰盛富聚合材料有限公司40初步计划2021年全密度
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30初步计划2022年全密度
中韩石化扩能项目30初步计划2023年HDPE
卫星石化一期项目40初步计划2024年HDPE
浙江石化二期项目85初步计划2025年LDPE+全密度
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75初步计划2026年LLDPE+HDPE
兰州石化公司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80初步计划2027年全密度+HDPE
中国石油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60初步计划2028年全密度+HDPE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30初步计划2029年-
合计470

表2:2021年PE预计新增产能表(万吨/年)

虽然同样面临扩能潮,但PE的处境与PP并不一致。分析PE供应,不仅要考虑国产料,更要结合进口料,毕竟,PE是进口依赖度长期停留在50%左右的产品。国产方面,2021年初步计划投放产能470万吨(见表2),2021年PE总产能预计将超过2800万吨,继续卫冕全球PE产能最多的国家;进口方面数字也相当可观,预计2021年PE进口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进口量在2040-2140万吨之间,国外今年延期投放产能或于次年一季度释放,新产能投放全部集中亚洲和北美,并贯穿全年,据相关消息称,原定于2022年投产的埃克森美孚两套(65万吨/年)的全密度装置宣布提前至2021年第四季度。综上所述,2021年PE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不过,好在其下游应用领域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庞大的消费基数将助PE供需达到紧平衡的状态,而紧平衡状态下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多。

总结:供应如同一张大网,正在封住聚烯烃的上限,若想夹缝中求生,对内,要加速高端化进程;向外,则需要X因素助力,而这段看似遥遥无期的旅途,我们也将共同见证。




发布人:684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