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历史传承系列】萌芽:印章和碑文拓印
2024-11-15 06:53  浏览:304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

【本篇主题印章和碑文拓印启发古人发明了印刷术,取代了低效的手工抄录!

在人类文字成型后,文明的体系也开始建立起来。

古圣先贤们将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论观点等相应的知识汇总起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书籍出现了。

在中国,早在商朝时期,传统的象形文字就已经成熟定型。

然而,这段时期的文字多反映的是国家的军事和宗教内容,且基本上刻铸于龟甲兽骨或钟鼎金石之上,无所谓传播和复制的问题。

然而,随着各学说和流派的建立和完善,哲学、地理和历法、冶金、兵法等新的知识出现了,且与新兴士人阶层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在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这近千年的时间里,各种典籍基本上是以竹简的形式记录、保存和流通的。

那么,这些书籍,或者说知识,又是怎么复制传播的呢?

手工抄录!

抄书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从孔子时代开始了知识平民化,一直到印刷术盛行的明清时期,抄书一直都是很多人获取书籍的手段。

然而抄书费时费力,而且抄录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漏偏差,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书籍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带来的结果就是书籍价格的高昂,也就是教育成本的高昂,导致了知识被世家门阀间接垄断。

纸张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但是依靠人工手抄,书籍的生产仍然效率低下。

人们需要一种手段,可以快速、完整、准确地复制书籍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印刷术出现了!




【配图】知识的传播需要一种可以快速复制文字的方法(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在东汉灵帝时期,国家出面校核刊刻了儒家经典,刻成46方熹平石经。

一开始,大家都是手工抄写,但是人群过于拥堵,且抄写效率低下,于是有人就用新发明的纸,配合墨水去拓印碑文,果然效率提高了很多。

然而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阴文,拓印品为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观感较差,而且拓印品的幅面巨大,因此拓印还只能算是印刷的雏形。

因此,人们参考借鉴了战国时期出现的印玺盖印的方式对拓印进行改进:

也就是将碑上阴文正写的字,仿照印玺治印的方法,雕刻成阳文反写的字,刷上墨后再转印到纸上,一份与原版相同且字迹清晰的印刷品就出来了。

由此一来,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后出现的印章和拓印这两种可以快速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开辟了新的用途。

而纸和墨的诞生,可以说为印刷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到了唐代,一种将印章和拓印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印刷技术最终成型了,也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配图】纸墨的发明为印刷术创造了条件(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拓展学习】

①中国印章文化(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历史简介】

印章,原称印玺,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

但秦灭六国后,将楚国和氏璧做成国玺,“玺”字自此成为帝王专属,私人印玺只得改称为印章。

最初的印章大多是凹入的印文,多用于封发物件,把印盖于封泥,或蜡和火漆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

公元1世纪(两汉时代)以后,逐渐改刻成凸起的阳文,简牍改为纸张之后,封泥失去效用,印章改用朱色钤盖,阳文印章的流行更加广泛。

印章创造了从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阳文印章的作用,就提供了一种从阳文反写的文字取得正写的文字的复制技术。

一开始,印章面积很小,仅能容纳姓名或官衔等几个字。东晋时期(公元4世纪),道教徒扩大了印章面积,使之容纳较长符咒,曾有刻过120个字的符咒,可见当时已经能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

使用印章的方法是盖印,是印章先蘸色,再印到纸上面,如使用的是阳文印章时,印在纸上是白底黑字,明显易读。

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类型】

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材质】

自古以来,制作印章的材质主要有玉石玛瑙、金银铜等金属、兽角、木头和石头等。

而其中又以石材为优,著名的印章石品种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鸡血石等;




【配图】消失的传国玉玺是最著名的印章(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②熹平石经和拓印(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熹平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为隶书写成,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故也称“一字石经”。

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的建立,由国家出面,将《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种儒家书籍校核勘正,并将这些经典的标准文本刻于石碑上。

工程开始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光和六年(183)刻成,历时八年,共成46石,皆高3米多,宽1米多。

因为刻成后立于洛阳太学门外,故又称太学石经。

遗憾的是,熹平石经历经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历代共发掘收集8800余字,共四十六石,主要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494字)、洛阳博物馆(24字)以及北京图书馆等地。

熹平石经的完成轰动了当时的京师洛阳,甚至全国。史书记载,“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天天上千人去抄写,把太学堵得水泄不通,这场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 。

于是就有人发明用纸和墨去拓印碑文,供给人看,不用再抄,这就是所谓的拓印技术,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术,可以看做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应该说,拓印这种为了大批量复制文字和图像而发明的技术,已经具备了印刷术中的基本要素,即原版、纸、墨等条件,是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

然而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阴文,复制下来的拓印品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这些从石碑上拓印的印刷品其幅面往往比较大,因此,还不算一种成熟的印刷工艺。

不过,拓印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




【配图】熹平石经乃是蔡邕手书(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发布人:186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无题
  • 2024-11-15浏览:2582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