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河南一“90后”驻村书记靠“蹭饭”开展工作,为啥获点赞
2025-07-05 12:08  浏览:20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放下公文包

拿上小猪佩奇碗

一句怼脸自拍

“到点了到点了!

蹭饭蹭饭!”

河南鹿邑范庄村驻村书记董桂林

又敲开了一户村民家的门

虽然常被网友调侃

“河南怎么天天吃面条”

但这位“90后”基层干部

用别具一格的“蹭饭工作法”

着实在网上火了一把


董桂林今年27岁,目前在某短视频平台已经有187万粉丝,1600多万赞。他的自我介绍是这样说的:把申论写在大地上,把理想实现在农村。董桂林初到范庄村时,面对的都是村民们略带隔阂的客套,听不到真心话。有天路过一户农家,闻到飘出院墙的饭香,他忽然意识到“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背后质朴的情感纽带。

于是,这位超级大e人有了主意。

嘴上说是“蹭饭”,实际上董桂林每次都没空着手 。村民们看见这么不见外的年轻人要来家里吃顿饭,都愿意招待一顿,也都无一例外地被董桂林硬塞一袋袋的鸡蛋、白面。

当村民锅里的面条盛进村干部的小碗,董书记成了“小董”,从前的客套寒暄也转为席间的无话不谈。慢慢地村民开始主动喊他来家吃饭,甚至还拿出子女寄回来的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蹭百家饭的过程迅速拉近了干群关系,董桂林也从中了解到村民真实的生活现状及需求。同吃一锅饭,这种看似简单的举动,实际上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生动实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关于蹭饭短视频带来的流量,董桂林也有考虑。当媒体开始争相报道、粉丝汹涌而来,董桂林的账号开设了卖货功能,橱窗里开始挂出蒲公英茶、五香烤鸭蛋、芝麻盐等当地特产,所有卖货收益汇入村集体账户。

与此同时,他在蹭饭短视频里,对着夹着烤鸭蛋的烙馍、撒上芝麻盐的捞面条大快朵颐,被粉丝称作“最丝滑的广告植入”。此外,他还计划做实体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这是比流量更珍贵的“留量”。


基层工作需要创新方法。董桂林巧妙利用互联网,通过“饭桌”到“橱窗”的架构,用“蹭饭”这种贴近生活、充满烟火气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带货模式,让网友更加直观感受到乡村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农产品。

交心的前提是用心,基层工作更是如此。这届年轻人带来了崭新的工作面貌,他们眼界宽、善思考、懂传播、敢实践,展现了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的工作态度,以及为村民谋福利的责任担当。这种主动作为的精神,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起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

来源:央视三农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发布人:cba0****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