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沭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网点多、服务范围广、支农支小力度强的特色优势,紧跟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步伐,巩固拓展金融扶贫成果,持续推动服务重心下沉,不断强化金融创新,增强金融供给,全面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
坚持夯实基础 加强村级信用机制建设
临沭农商银行通过加强农村信用环境、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为营造和谐、文明、安定的乡村社会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建立信用体系。推动农区“信用村”建设,以农村金融服务点为阵地,与村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依托农金员的人缘、地缘优势,缩短金融服务半径、降低服务成本,构建起“农商行+服务点+村委”的新型农区金融服务模式。至2月末,该行在辖内共建成“信用村”529个,实现了自然村全覆盖。
推进“整村授信”。全面加强对村基本情况、经济产业、信用创建和普惠金融工作进行调研督导。在全县范围内实现第二轮“阳光信贷”236个行政村,528个自然村整村授信工程的全覆盖。
加强政银合作。与乡镇政府合作,统筹安排各工作区书记跟进对接,通过政府平台直接与各行政村村支部书记展开“阳光信贷”整村授信现场交流,打造政银合作“阳光信贷”整村授信新模式,确保整村授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坚持业务发展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金碑银碑不如百姓口碑,该行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三农”服务金字招牌。
推进农资下乡。依托“智e购”商城平台,凭借全国化肥生产基地的优势,该行与金沂蒙、育峰肥业展开合作,以19家乡镇网点、307家农村金融服务点构建农资下乡网络,直达农民需求端,打造可靠、实惠的农资口碑。
创新“农金员+快递”模式。该行构建三级业务体系,通过农商银行与快递公司洽谈合作方案,快递公司指定专人上门为服务点配套指导,实行“线上+线下”业务互助群,解决快递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实现了农商银行、快递公司、服务点的三力合一,受到农金员及农区客户的一致好评。
下沉金融服务重心。持续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建设,临沭农商银行严格按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消费维权、残损币兑换、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助农取款”“六位一体”的标准进行金融服务点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310余处,覆盖全县 236 个行政村,实现了行政村和电子机具的100%全覆盖。
坚持信贷扶持 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临沭农商银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通过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将金融活水注入“美丽乡村”。
助力产业发展。该行对全县 10家田园综合体、16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38家企业农场和259家个体农场等314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名单式走访营销,以金融服务支持“四雁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优质客群的对接营销,新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贷”625户,金额12160万元。
挖掘“人才致富”潜力。“乡村振兴”靠人才,各类人才、农村党员、乡村青年等“土专家”“田秀才”具有致富带动效应,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行与团县委合作推广“鲁青基准贷”、“乡村好青年贷”,充分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助力广大青年创业创新、建功立业。目前,已发放“乡村好青年贷”79户、金额1825万元,发放党员信用贷461户、金额2715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该行主动对接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推出乡村振兴·助力贷专项信贷产品,依靠“第一书记”这一关键人,对推荐的贷款项目及时对接、全力营销,截至目前,该行已办理乡村振兴·助力贷262户,金额6882万元,在经济日报及中国县域经济报组织的“2020年中国县域金融年会”上,“乡村振兴·助力贷”获评2020年度“中国服务乡村振兴十佳信贷产品”。
坚持科技助农 构建农村智能金融服务体系
临沭农商银行内涵创新发展动力,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科技创新,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带到寻常百姓家。
上线智慧营销系统。该行为提升授信审批质效,将智慧营销系统引入整村授信工作当中,驻村办公人员只需将收集汇总的个人信息导入智慧营销系统,系统根据导入信息自动完善客户信息,极大简化了客户办理金融产品手续,有效提升了客户金融体验感。
推广沂蒙云贷。该行紧跟信息时代潮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打造全新信贷产品“沂蒙云贷”,该产品贷款申请、审批全流程均实现网上办理,农民只需手机点一点就实现了贷款办理,在家就能享受到科技金融带来的便利。
加大拓展一卡通用智慧社区。该行以智慧社区业务推广营销为契机,针对社区各类客群开展联动营销,并借助各类缴费等便民服务,搭建商户异业联盟,丰富与业主生活、商户运营相关的居家生活等线上场景化金融服务应用等,进一步构建金融生态圈,截止目前,该行已完成拓展社区20家,完成社区信息导入及系统应用的社区10家,其中,已打造标杆社区2家,累计导入业务信息数量1133户,交易笔数15笔,金额6.31万元。(张月明)